最近“萝卜刀”挺火的,周围的小朋友们,几乎人手一把,有的还不止一把还要凑成一套。
有专家建议说,不要玩,说那东西危险……
我也从一个小朋友手里接过来把玩过,那突然甩出去再收回来的塑料,倒是没看出来危险在哪儿。
前不久还亲耳听到过一个小朋友说,我讨厌童年,我的童年一点都不快乐,每天都是作业补习,补习作业……听上去挺心酸的,反正以前从不敢想象有些小学生,做作业能做到 10 点半 11 点居然是常态。
直到最近,中秋节主题活动,我看到他们在制作手工纸灯笼的时候,有一步是要去用手指戳纸上的形状,那种一戳就掉落的纸,然后就留下空心的各种形状。
就这么一个小动作,他们在做的时候,不约而同得喊出了一句话:“哇!好解压!”
听到这儿,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种萝卜刀会火?
同时也理解了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你以为他们玩的是玩具,玩的是潮流,实际上就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把已经被压缩的玩乐时间,集中到一个个小物件上,这种乐趣,大人们很难理解,但只要孩子们能产生共鸣,产生乐趣,也不错。
现在的孩子学习都太卷了,家长普遍都望子成龙,生活物质条件的丰富程度也已经极大超过了 8090 小时候,可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是需要做这个角色该做的事。
作为学生这个角色,该做的事必然是学习。可过度得学,不正确的学,是会适得其反的。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当一个人过度得去追求学习成绩的时候,必然也会忽略其他的东西。
一个人的人生过得好不好,你学校的成绩在一些方向上确实会有不小的影响,不得不说它确实重要,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晋升机制,但你说一个人的人生就只是因为学习成绩吗?那可大不一定。
所以,教育不等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
那么哪些东西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成绩?
你以为是知识欠缺,没搞懂导致,实际上这也只是结果。
越差越补,结果越补还越差,为什么?
说明真正的原因不在知识上,而是出在品格上面。
那一个孩子需要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今天先说一点,那就是自信心。
一个孩子的原始自信,源自于家庭带来的安全感。
试问一个没有安全感,整天担惊受怕,为亲子关系而担心的孩子,他会有更多的心思到学习上吗?都没什么投入,哪来的产出?
况且这样的孩子,普遍不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自己能行,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也会是经常的事,学习不好理所当然。
那如何培养这种原始的自信呢?
回到我们经常在谈的,那就是亲子关系。
一个人在家里能得到支持,在家里能感受到快乐与温暖,那他走出去应对这个世界,也会有底气的多。
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沉迷于网络,很大原因也是亲子关系造成的。家长不从自身原因去思考,反而一味去指责谩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以及一个人从小到现在都需要哪些品格,往哪些方向去提升,接下来最近的文章都会从这些点去思考和分享。
明天接着聊!
我是 小鹿小溪的天使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