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人物眼中的大人物
采访已结束多日,迟迟不敢落笔,担心自己肤浅的认知不足以体现他的才华横溢,更担心自己的平淡文字不足以体现他的艺术造诣,翻看了几天的资料和视频,内心战结束后,最终释然,索性,就从我这个小人物的视角来带大家了解这位大人物和他所创品牌的故事吧~~
初识,他是他口中所述的没那么讲究的手艺人;再识,他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仅熟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的大艺术家;熟识,他是明月入怀 、温和有修养的长者。他,便是渡和堂创始人吴文山老师。
那些年与这些年的源于缘
吴文山,渡和堂品牌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国家级会员,天津工业大学特聘顾问教授,教育部特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时尚设计专门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绘画启蒙于舅舅,师从于俞观澜先生,专注钻研于忘我的吴老师,曾深入探究日本铁壶工艺,凝聚雕塑、绘画艺术于渡和堂老铁壶产品,也曾参与布达拉宫的佛礼茶器系列铁壶的设计与制作,及普陀寺、少林寺的旅游品开发策划等。
从事艺术设计近30年的他,先后创办了广州文山设计工作室、广州文山设计有限公司,并建立了以“天地人和,颐养身心”为理念的“渡和堂”品牌,其旗下铁壶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2011年国际文化博览会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011中国茶具设计年度金羊奖金奖;
2012年获中国国际“‘金钥匙杯’精品茶具设计大赛金奖”;
2013年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018年荣获中国室内陈设最高奖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2019年入选中国室内陈设最高奖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2019年入选国内最高级别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
多年以来,吴老师一直推崇道家思想,深谙养生之道,其作品秉承着淳朴简约的风格,与天地人和,颐养身心的养生理念交应,深受藏家与买家的追崇。
以壶渡“和”,以“和”养生
提到铁壶,很多人会想到日本,而现在,提及铁壶,关注点则到了国内,渡和堂便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品牌之一。
从2011年5月深圳文博会的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拥有全国200多家门店,渡和堂的发展无疑是迅速的。以壶渡“和”,以“和”养生,渡和堂以“天地人和,颐养身心”为品牌定位,将功能与艺术有机融合,更与日本同行技术合作,无论材质选择、锻造工艺,还是表面处理,都严格遵照日本老铁壶制作工艺,并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升了中国铁壶的品味与涵养。
作为渡和堂的灵魂人物,吴老师身体力行分享铁壶文化及设计,无论是央视报道,还是腾讯的《渡和堂铁壶文化与养生》大讲堂,亦或是喜马拉雅的《文山夜话》,吴老师都展现了其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让人不禁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吴老师交流过程中,他提及最多的是关于“渡和堂”这个品牌的信仰及追求,未深度沟通前,我浅显的认为“渡和堂”的重点是停留在“渡”上,然而非也,“和”才是整个品牌的灵魂,吴老师解释道:“和”,即和天,和地,和人,而“天地人,身心灵,精气神”所体现的内外和谐及呈现的精气神状态,便是渡和堂对“和文化”在养生上的追求,即追求内外平衡的最佳状态,这个状态便是“和”。
哲学上,“和”是指由对立的元素走向统一,“高低”“阴阳”均是万物之和,今天 ,“和”依旧有着其深刻而悠远的影响,而渡和堂之“和”即为阴阳之调和,以求达到和谐、安宁,渡和堂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共存,犹如小小的铁壶也内有乾坤。
艺术上,渡和堂铁壶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艺术于铁器铸造锻造工艺中,缘于史,时于天,气于地,健于人,制于技,美于艺,六和为一,和谐一体,把功能与艺术融为一体。
技术上,渡和堂始终认为“内外兼修的铁壶才是最好的铁壶”,从诞生之初就树立了健康、安全、实用、美观的四大理念,研发出了自己专有的内壁处理技术“植柠素”,即将铁壶用茶叶、柠檬、马齿苋等植物进行熬制及烘干钝化来达到防锈的效果,无异味、防干烧、促进二价铁的有序释放。
除“植柠素”外,渡和堂技术上还采用了酥松灰铁,能通透长久的释放微量元素,改善水的口感。
“渡和堂”品牌围绕“和”为核心,旨在以物载道,以壶渡和,颐和养生,实现天人合一,这是“渡和堂”的追求,也是吴老师的追求。
产品中的儒释道思想
吴老师介绍道,“渡和堂”产品分为三大系列,即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人和自然属于道家,人和社会属于儒家,人和自己,属于佛家。吴老师表示,“渡和堂”产品的规划源于儒释道三大思想,比如佛家,吴老师团队在设计产品时便会融入关于佛家的一些理念。“渡和堂”每一款产品名字背后都有其深意,“天地人和铁壶”、“国色天香铁壶”、“龙威鼎盛铁壶”、“佛国印象铁壶”、“云鹤仙归铁壶”等产品,单从名字上来说,也可看出是一些有故事的铁壶了。
作品展示 #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颐养身心” 金羊奖金奖
作品展示#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人,一花一叶一如来。”
作品展示 #大道至简#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艺术与商业的冲突
谈及商业,吴老师表现的没那么乐观,作为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他不希望艺术被掺杂过多的外部因素,但有时候他又不得不面对商业化的趋势,艺术与商业是相互抵触又依存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比较烦自己在功利性上的追逐,从最初的广州文山设计工作室到现在的“渡和堂”,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上的洗礼,历经多年,吴老师越发的淡然,现在的他,在商业上表现的并没有那么积极主动,于他而言,于艺术而言,自己做的事情被他人所接受,那便值得去做。突然想起一位朋友说过:若做着喜欢的事情,顺道还能完成商业,那这个事情就很有意义。这句话放在吴老师身上,又何尝不是呢。
后记:始于才华,忠于人格魅力
某日,在寻找文创作品时,打开渡和堂的官网,只一眼便爱上了这些精雕细琢的铁壶产品,于是乎,悄咪咪地找到了微信。
很快,便获得了对方好友通过的消息,礼貌的问声好后,表达自己在寻找代表性文创的初衷。本以为这个写着“【渡和堂】吴文山 ”的微信号是第三方或是公司的某位在运营,不曾想竟是吴老师本人。心存敬畏,我非常紧张的开始了交流,结果吴老师的一句:我就是个手艺人,没那么多讲究,瞬间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在此,为可爱的手艺人吴老师鼓掌,也感谢吴老师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带大家一起了解吴老师和【渡和堂】的故事。
关于吴老师和“渡和堂”可以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关注【渡和堂铁壶】微信公众号或腾讯《渡和堂铁壶文化与养生》大讲堂或喜马拉雅的《文山夜话》,相信我,越了解,你越会被吴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