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一聊独立思考这件事。
我总觉得我们可能对独立思考存在什么误会。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中国人缺少独立思考,这可能是事实,但问题是抱怨别人并不能证明自己。
也有人几十年来无论身份角色如何变化,但始终坚持过去的想法不改变,并视之为独立思考。
但我觉得吧,这可能仅仅因为固执。
固执是惯性的力量,而不是思考的产物,和独立思考就更加沾不上边了。
那什么才是独立思考?
我去百度了一圈,没发现有准确定义。
虽然没有定义,但我认为独立思考应该有一个产出物。
我是这样定义这个产出物的:在对事物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抛开现象看本质,进而形成对问题的洞见。
所以,当我们看到许多情绪性事件并且批评身处期间的人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可能首先需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形成了对这件事情的洞见?
在我看来,独立思考应该是教育的产物,是训练的结果。
但遗憾的是目力所及,无论我们这一代还是下一代,在出教育工厂的时候并不具备这个功能。
很显然,这一稀缺功能不是出厂设置而需要私人订制。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由于顶层设计的关系,它本质上是种宣传却并不驱动思考。
因此,缺乏独立思考虽然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并不是个人的过错,而是社会的问题。
认识到这点,首先,能让我们对周围的人们怀有同情,毕竟同病相怜嘛!
其次,承认自己不具备这种能力,才会想办法去拥有这种能力。
怎么拥有?我也没有系统性方法,我只是尝试做以下几件事情:
1、抵御宣传,包括商业宣传以及各种朋友圈宣传。
2、多问问题,多质疑。
3、把思考写下来并公开发表。
插图原创 | 薛越
若想获取更好的阅读体验,欢迎订阅个人公众号“妈妈是怎样炼成的”
公众号ID:franceswu7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