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爱一个人,就让他去考研,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恨一个人,就让他去考研,因为那里是炼狱。
一年一度的考研于2017年11月23日拉开帷幕,为了这一天,百万考生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之前的起早贪黑、对抗严寒、抢占座位……一切的努力和艰辛都将有所回应。
考研年年有,今年不一样。
在众多的考研大军中,有一位考生与其他考生都不一样。
我们所以为的考生大多是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但是他今年已经77岁了。
我们所知道的考生最多也就二战或者三站考研。
但他已经是第5次参加考研了。
2
这位老人名叫邹伟敏,来自浙江海宁市。
他19411年11月24日出生,自幼因为家境贫寒,因而上不起学。
上不起学是客观的条件,但他主观上非常爱学习,酷爱读书,为了实现早年的读书梦和大学梦。
在退休后,63岁的他,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参加高考。
此后的5年里,6次参加高考,2008年被嘉兴一所大学录取成为一名专科生。
随后,他通过努力学习,专科升为本科。
毕业后,又开始了自己的考研之路。
截止现在,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考研了。

他在采访中提到: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也是他在退休后先后攻克专科本科的主要原因。
靠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自我感觉和信心比前几次要好得多。与一般考生不同的是,邹老的考生用品里有一个放大镜。
他还说,如果今年有遗憾,明年还要再战!

最后他祝愿广大年轻考生加油干,希望大家可以考出好成绩。
3
古人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邹伟敏老人,就算是“举着蜡烛”也决不放弃学习,在他身上,我们似乎看不到任何年迈的迹象,甚至比许多年轻人还要显得年轻。
那么对于那些在考研前一天就决定放弃的,如今心里又作何感想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的说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放弃也是一种权利,只不过让人觉得可惜。
4
77岁的高龄,很多人到了这样的一个年纪会做些什么呢?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看看猫遛遛狗,看着夕阳从天边慢慢落下去……
都是常规意义上的无能为力。
另外还要一种活法,就是类似于邹伟敏老人这样的永不休止的奋斗,在奋斗中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精神才能永远年轻!

我想到与之类似的有东北大爷王德顺:24岁做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所北漂,50岁开始健身,70岁练成腹肌,79岁上T台,今年80多岁的他,依然活得像个少年。

还有曾经的烟草大王褚时健,2002年在他76岁高龄承包荒山种植橙子,十年之后橙子熟了,再次创造辉煌和奇迹。

无论是邹敏伟还是王德顺,抑或褚时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坚持不放弃。
和他们相比,我们年轻人的优势是有着更多的时间,因而年少轻狂,过于草率地做出决定。
我们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就是缺乏耐心,缺乏韧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