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冬日的阳光明媚地飘洒在四处,刚刚练过小提琴,才三点半,时间还早得很,还有几乎一整个下午。
“去干什么好?”我问懒懒地半躺在后坐上的坤宝。“有几个选项?”“公园散步、玩。滑冰。回家看电影。”正后悔多说了后面看电影的选项,因为上周也是这么好的天气,结果回家开了电影看,尽管电影很精彩,可是一整个下午就这样耗费在了黑洞洞的房间里,白白地浪费了阳光,我心疼了好几天……可看电影是她这两天又在念叨的活动。我正在懊恼自己嘴太快,不过脑子。“我不想在家看电影”…… ……“书法课几点有?”正松了一口气的我一下子又不好了。
前几个月跟风在离家近的一个机构给她买了一些课时,想让她学毛笔字,但一直时间没去上,上周在她要求下才去了一次,写硬笔,和我初衷相悖,但老师说要从字的框架学起,先写硬笔字,我不以为然,正在盘算退课。她怎么又想去了?
“下午四点半上课”“那还来得及”“可是这么好的太阳,你应该去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可是我想去……”不想打击她,几个轮回后我们达成妥协,离上课还有一小时,我们在小区里活动一会儿,然后走路去上书法课。
回到小区,我让她自己上楼拿上课用的东西。她竟然都没注意到是第一次被我支使自己独自上楼拿东西,一蹦一蹦地就去了。
很难理解的小妞。
想不通她的选择。在我看来,坐在一个地方,一笔一划写着一个个并没有什么联系的字,如此机械地重复,没有半点意义,多么枯燥乏味。特别是她的字也不丑,特别是在这么好的天气里。
在去上书法课的路上,我拼命地追问,“老实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去上书法课?为了阁币吗”阁币是那个机构用来奖励的一种币,积够了可以换东西,这是各培训机构用烂的招数,但是很管用,上次课回来,拿了所有有阁币奖励的奖项,喜滋滋地把阁币把玩了很久。“不是啊”“还说不是,你是不是想换什么东西?”“讲了不是”“那你为什么非要去上课,这么好的太阳……”我又来……“书法课多无聊,写那些字有什么意思,别去了……”天下估计没几个我这样的妈,孩子想学东西还拼命鼓动别去的……“有意思啊,”“切,说实话,干嘛想去”……“我想超过他”……被追问不过,终于招了……
原来班上一个小男孩,字写得很好,小小年纪已经可以写有点样子的行书了,她羡慕得要命。而且她写“这”的时候,被嘲笑了!因为那个“辶”太难看了!
原来是这样。
“可是你知道你要超过他不是上一两次课就可以的吧”“当然知道啊!”“你觉得要多久?”“一个学期吧,不,半个学期”还是很乐观……不过,她居然知道这不是件一两天就可以的事!“嗯,可能,一个学期,可能更久,因为你不能确定你追赶他的时候,他进步有多快”“嗯,是哦,那就久一点,反正我要超过他!”
笑来老师说,成功,很重要的是耐心,他一次次强调,不要把马上成功当成刚需,只应该把成功当成刚需。
小朋友的想法很简单,执行力也很强,为了她的小目标,她往往可以果断放弃我们看起来更加有趣,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而去做一些我们想不通的。可是她的耐力也有限,很有可能一两次过后,就把她的小目标给忘了。所以,或许我们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给她一点小阻挠,再跟她确认一下期限,是不是就会更好?
坤宝正在上书法课,我利用时间如实地把今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可是你们搞错了,我这次的记录并不是为了总结上文那一小段“教育经验的”,记录下来,其实是我发现,面对孩子我应该心怀羞愧。因为现在,我几乎没有过说看到谁谁谁比我棒我就果断地迅速跟上,而很多事,我也并不知道,也没想过,做好它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更多时候想的是,他那么厉害,我一定比不上,不知道需要多久,算了。比不过算了……言传身教,这一次,不是我教了孩子,是孩子教了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