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怀谨-静坐之方法

南怀谨-静坐之方法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20:20 被阅读0次

七支坐法的形式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如附图):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

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腭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像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21页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跏趺坐正面

跏趺坐侧面

说明:(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不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各图所示的其他坐姿。

金刚坐正面(右腿放在左腿上)

如意坐侧面(左腿放在右腿上)

说明:(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习静坐无法两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说明: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可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正襟危坐

吉祥卧

狮子坐

六灶坐

仙人坐

菩萨坐

跨鹤坐(之一)

跨鹤坐(之二)

两足跏趺坐不但可以使气不浮,并且可以使气沉丹田,气息安宁,这样心才能静下来,气也不会乱冲乱跑,而渐渐循着各气脉流动,反归中脉。等到气脉可以回归流于中脉,达到脉解心开时,才可以妄念不生,身心两忘。这时才能进入大定的境界。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脉还没有安宁静止下来,而说能够入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普通人的身体在健康正常时,心中感觉愉快,脑中的思虑也就较少,在生病的时候就刚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开始见到心空时,一定会感到身体轻松愉快,那种神清气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可见心理和生理两种是互相影响的,是一体两面的。

人体中的神经脉络,是由中枢神经向左右两方发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在打坐时,两手大拇指轻轻抵住,成一圆相,身体内左右两边气血,就有交流的作用了。

人体内的腑脏器官,都是挂附于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时,背脊弯曲不正,五脏不能保持自然舒畅,就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竖直脊梁,使腑脏的气脉舒泰。如果肋骨压垂,也会影响肺部收缩,所以要保持肩平和胸部舒展,使肺活量可以充分自由扩张。

我们的后脑是思虑记忆的机枢,颈部两边是动脉的路线,由于动脉的活动,能运输血液到脑部,增加脑神经活动。在打坐时,后脑稍向后收,下颚略压两边的动脉,使气血的运行缓和,可以减少思虑,容易定静下来。

两齿根唾腺间,产生津液,可以帮助肠胃的消化,所以要用舌去接唾腺,以顺其自然。

心和眼是起心动念的关键,一个人看见色就会心动(听到声音也会心思散乱起来),这是先经过眼睛的机能而生的影响。如果心乱的话,眼睛会转动不停,一个人如骄傲而又心思散乱的话,他的两眼常向上视;一个阴沉多思想的人,两眼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则常向左右两侧斜视,在打坐的时候,采取两眼敛视半闭的状态,可以使散乱的心思凝止。

打坐时松解衣物的束缚,可以使身体安适;常常面带笑容,可使精神愉快,这些条件对于打坐修定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禅坐的姿势,对于气脉很有关系,虽然禅坐没有专门讲究调和气脉,但是,这个调和气脉的问题,已经包含在内了。如果专门注意修气脉的话,很容易发生“身见”,更会增强一个人的我执,这个我执和身见,就是证得正觉的大障碍。

静坐的姿势,十分重要,如不把姿势调整好的话,弄得曲背弯腰,常久下去,一定会生病。许多练习静坐的人,有的得了气壅病,有的吐血,使身体害了禅病,说起来都是因为打坐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所以修习静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势才是。

如果依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修习,身体本能活动发生作用,身体内的气机自然流行,机能也自然活泼起来,就会有大乐的感受,这是心身动静交互磨擦激荡而产生的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一概不可以认真或执著,因为现象就是现象,不久会消失而成为过去,如果对现象执著的话,就进入了魔境,就是向外驰求了。

相关文章

  • 南怀谨语

    南怀谨曾对一名求其办事的人说,忠人之事无大小,既已答应,必当尽力为之。与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省道理相合。

  • 《盛世中国》南怀谨

    中国的盛世国运 “第二天下午南先生约了圣吉和我天南地北地闲聊,其间南先生顺口提到:美国经济要走下坡了,下坡了还要再...

  • 智慧语录 — 南怀谨

    1.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 一个真正有修...

  • 南怀谨《原本大学微言》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淡茶水的日子 这本书读了好几年了,也是把之前读书笔记拿出来重新温了一下。 南怀谨老先生的文章...

  • 选析南怀谨选集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意思是一个人要看他的心孝顺不孝顺,...

  • 南怀谨潜藏的国学

    几年前,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与世长辞,享年95岁。我想先生之所以长寿,缘起于国学。老先生学习国学,壹生的心得总结为:...

  • 南怀谨:薄情、深情、忘情

    情之一字,在中国文化中最是动人心魄。 君不见,多少婉转流淌的诗词歌赋,都是生之于情,因情而起。 什么是情? 心的温...

  • 南怀谨与彼得圣吉之五

    摘要:1.所谓止息,关键是止心,不是呼吸的问题。 2.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专注某一点,呼吸自然和思想结合在一起,这叫专...

  • 南怀谨与彼得圣吉之14

    摘要:1.但是我想告诉诸位,在中国文化里头,关于人类的演变,整个世界命运的改变,有一个数术的规律,一般人都不知道。...

  • 众星拱月

    文|蓝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论语里的为政,南怀谨老先生将之理解为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谨-静坐之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a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