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小时候吃饭说话,是要被父亲责骂的,常说就是这句:食不语,寝不言。从小养成习惯就是吃饭的时候,默默地不讲话。但具体到底为什么不说话是不明白的,只是听话照做。
长大之后,因为酷爱美食,又悟出其他意义。发现做食物的时候,保持好的心情,食物像是能体会一样,出来的味道就是极佳的。偶有心绪杂乱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真是难以下咽。
当在享用它们的时候,虽然不会像西方人一样,会祷告,但尽量保持不说话,静静地品尝它们。常常跟一边玩手机一边进食的朋友、同事说:你知道吗,食物也是有感情的,当你用心去吃的时候,它会特别美味。听者会将信将疑,慢慢学着去体会。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小时候的家规相当地严厉,牙膏必须从尾部向上挤,屁股挪开凳子,凳子必放入桌子下面,筷子不能竖插在饭碗里离开......
长大后,有同行的长者,必落后半部,电梯门开,会让长者或者尊者先行......小的时候只是照做,后来学习、看书,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做。
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激父亲当年强迫自己养成的这些习惯。时时在想:如果我很早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是不是呈现的效果会不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