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进》
【反思复盘】
三思而后行,三行而后思。
在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等方面来反思项目的实践过程。给自己提出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同时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第一,反思要及时。完成任务以后脑海中保存着实践过程中的大量细节,时间过长容易忘。
第二,要弄清楚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要了解整个事件是怎样运行的,其中的关键点、推动点、阻力点都是哪些?以便在以后的相似事件中更好地掌控事情的发展态势。
第三,要注意意外事件。任何项目都会出现意外,保持对意外事件的敏感性,可以克服思维上的惰性,拓展自己的认知和行动边界。
【向自己提问】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探索会成为自我学习的驱动力。
通常学习过程分为:
制订计划:为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目标,比如看完一本书;
实施学习:按照计划实行,并把学习的知识记录在笔记中;
回顾和整理:整理回顾自己的笔记,让要点更加系统。
建构式学习法
建构式学习法,即提问者学习从困惑出发,主动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新问题,学习新的必要知识,在头脑中丰富原有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连续不断地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网络。
建构式学习多思考几个问题:
1.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2.我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有什么补充?
3.还有那些是未知的,我要学习?
4.有哪些问题我要长久关注,以此实现对这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深入解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码”也因人而异,视角的不同,对于同样的信息,每个人解码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一般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是怎么构成的?效果如何实现?(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对表达手法的研究)
最高层次的解码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具备“作家视角”,在观看影片时具备“导演视角”。站立在创造者的角度来欣赏一部作品,对其使用的手法、形式和结构有更好的理解。
高层次的“解码者”:
1、不只是找结论,还要找过程。即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
2、不只是做归纳,还要做延展。即考虑在另一个情境当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
3、不只是比较相似处,还要比较不同处。看出不同来,才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
【思考与练习】:
1.回忆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我是怎么解决的?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是否有可以预防这件事发生的方法?
2.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哪些?我是否尝试寻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和其他学科的问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