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岩磊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7岁时便因此闻名遐迩,19岁进士及第又火遍京城,再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震惊朝野,终以主编鸿篇巨著《资治通鉴》名垂青史。1086年,官至宰相之职的司马光病逝,按照他的遗愿魂归故里山西运城夏县。走进司马光墓,您便可对这位历史风云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司马光墓实际上是司马氏的家族墓地,有其曾祖、祖父、父亲、兄弟及晚辈的13座坟茔,这些墓冢十分简陋,都是一些荒草遍布的封土堆,足见世代为官的司马氏一族崇尚节俭。而司马光也秉承了家族遗风,始终廉洁为官一世清贫,他的妻子去世时,由于没钱办理丧事,其只好将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以置棺理丧。
这即是成语“典地葬妻”的来历,与司马光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像变危为安、大有人在、 德高望重、额手称庆等等,而“圆木警枕”讲的是:司马光终身勤奋好学,他读书时用圆木做枕头以免长睡。司马光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从而博得众人的一致好评,就连政敌王安石也对其人品赞赏有加,他死后宋哲宗以国礼厚葬,并御题“忠清粹德”墓碑,2000多字的碑文由苏轼亲笔书写,此碑现为国宝级文物。
然而,饱学之士的司马光也倍受争议。其一便是他把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吴堡等地割让给西夏,以求两国边疆暂时的安宁,从而开了宋朝割地求和的先例。其二是轰动全国的“阿云案”:山东少女阿云因不满包办婚姻,手起刀落剁了未婚夫的手指,革新派判其流放,而司马光所在的保守派坚称这是大逆不道,罪该当斩,后来革新派占了上风,阿云免于死刑。可19年后保守派当政,司马光旧案重提,最终将阿云绞死。
其实,阿云只是两派角力的牺牲品,而司马光也成了党派之争的受害者。他死后,革新派再次上台,在他们的鼓噪下,宋哲宗收回了赠予司马光的一切荣誉称号,并命人捣毁“忠清粹德碑”。150年后,人们才在司马光墓地中的一棵杏树下找到残碑,将其妥善保存流传至今,它也因此有了个瑰丽的名字“杏花碑”。
曾叱咤风云的司马光终是隐没在了荒冢里,一切的荣辱功过都化作周围侧柏摇曳的身影,在夕阳下延伸、淡化,最终消逝在雾霭间,取而代之的是繁星闪烁的夜幕。或许司马光也化作了一粒耀眼的星星,遥望着自己的家乡,回味着一生的甘苦,他不该有泪,因为走过了就应无悔。
2022.9.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