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人世的久别与重逢间,到底能相隔多远?
十年?半生?
对于这首诗可能还不够。
杜甫与李龟年的这场重逢,中间经历的是整个盛唐的消亡。
他们初相识,尚是开元盛世,那是承载了大唐王朝无尽骄傲的年岁。朱门沉沉,是听不尽的盛世欢歌。
作为当时名满天下的歌唱家,权贵府中经常能看到李龟年的身影。李白的三首《清平调》,他唱得最得其中韵味;《霓裳羽衣曲》作出后,玄宗更是钦定由他来唱和。
李龟年,是盛唐的向征之一。
那时候的杜甫还是个咏凤凰的少年才子,他的脸上没有岁月磨砺的沧桑,只有对世界的美好向往,他也曾和所有的文艺青年一样,遍访风流名士,与他们诗词歌赋间谈咏人生,潇洒快意。
二人相识在如梦般美好的年华。
可是惊变往往只在旦夕间。
安史之乱的马蹄踏破了盛世的安稳,揭开开元末年的华绸锦缎,露出了满目疮痍。
从此,山河虽在,国事已非。
许多人的人生因此巨变。
杜甫开始了他辗转漂泊的一生。他的诗中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悲哀、家国破碎的苍凉,再不复早期的清新豁然。那个曾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青年人,在岁月残忍的风刀霜剑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乱世中历经苦难、忧国忧民的沧桑老人。
世无知己,不见知音。
公元770年,57岁的杜甫半生飘零,辗转到了长沙城。这些年他过得很不好,老来漂泊不定,风湿病痛缠身,贫病交加。就如自己诗中所言:“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此时的长沙正值夏末秋初,江南绿草未凋,一派温暖的好风景。
白发老人孤单地走在街头巷陌,忽然间驻足不前。恍惚中,自己似乎又听到了李龟年的歌声。是老来幻听吧,自己太想念河清海晏的盛唐了,总是怀念起从前的故人。
可歌声中分明还传来了阵阵哭声,回首望去,在巷陌一侧,他看到旧时老友正击打着鼓板,唱着当年歧王府中熟悉的旧歌。
围观听者甚众,许是曾经的盛世之歌勾起了他们的愁肠,清歌中夹杂着众人的一片悲叹,正是“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一别近半生,华发变皓首。家国几度风雨飘摇,盛世不再,沧海已成桑田。
这几十年,杜甫早已参透了人生实苦的道理。如今故友重逢,他却不想说自己遭遇了多少苦难,因为这是他年少相识的朋友啊,在李龟年身上,寄托了杜甫在那段盛世华年、无忧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
何必说尽沧桑呢?只相逢一笑,轻轻说一句:多好啊,落花时节又逢君。
还好,此生还有相见的这一天。
作此诗的第二年,杜甫在长沙的孤舟中悲凉地死去,一代诗圣,自此魂散湘江。
此年花落,再无盛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