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者,生命永远温热

作者: 朝雨茶馆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23:12 被阅读0次

                ——读王蒙的《我的处世哲学》有感

                                  文|朝雨

            漫长无聊的假期让我实属有些躁动,读书的念头是持续有的,可是要找到一本好书,走进一本书略显迷茫,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书架上王蒙著的《我的处世哲学》,拿起来看了前面的几页,看了目录后感觉这本书不错,于是我决定要把它读完。

            这本书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一是王老在异乡——新疆,写他对曾经的异乡生活的追忆。二是谈他的处世知道,以及他对处世的一些独到见解。三是他对写作的一些指导。王老他不愧是带“家”名号,他的文章语言精美,读起来有散文的味道,让人能品出钢炼,品出醇香,我读着读着不由的在书上圈圈点点,当然是一些优美的词句和富有哲理的话语。

            书的前面主要写王老在新疆的生活,他和新疆有不可割舍的情谊,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这些所有的生物似乎都与他有一段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这些生物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纯朴厚道,那么坚毅刚强。在新疆工作生活的日子非常艰苦,这艰苦铸就了他人生的辉煌,在那里他是最受欢迎的客人,数年后当他再次回到他的故乡——新疆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时,他感慨良多,正如他在《故乡行》中所写:“我又来到了这块土地。这块我生活过、用汗水浇灌过六七年的土地。这块在我孤独的时候给我以温暖,迷茫的时候给我以依靠,苦恼的时候给我以希望,急躁的时候给我以安慰,并且给我以新的经验、新的乐趣、新的知识、新的更加朴素与更加健康的态度与观念的土地上。”由此可见不难让我感受到了王老他是一个热心肠、懂得感念的人,他有常人的情怀,也有作家气魄,其实做人就应该这样,所有的事物我总觉得原本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头,就如蜜蜂忘不了鲜花的芬芳,小草不忘春雨的滋润……

              在处世方面王老是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王老的头衔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我最喜欢“作家”这个称号,头衔越多,桂冠越多,处世就越低调、越平易,王老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不喜欢咋咋呼呼、装腔作势的人、气急败坏、钻牛角尖、整人整己、千篇一律、画地为牢、搞小圈子称王称霸的人。在这本书中王老以个普普通通人的口吻写着出自作家、贤人的佳作,他对别人看待一些问题不同于自己的从不视为异端,他认为在许多问题上,宁可相信别人与自己都处于瞎子摸象的过程中,人们各有道理又各执一词,可见王老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更不是“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个人。

              王老在提出观点——不要相信极端主意与独断论,中指出在没有绝对的把握的大量问题上,中道选择是可取的,是经得住考验的。我觉得这个观点与论断能让我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王老在生活方面也时常保持着理性选择,乐观原则,健康原则,这三点是我最想要的,也是我最认同的。

                理性原则——善意,与人为善,光明正大,胸怀宽广是健康的。恶狠狠,狗肚鸡肠,与人为恶,动不动就好勇斗狠是病态的。

                乐观原则。面对一切麻烦,不抱幻想,但仍然保持对于人,对于历史,对于人类文明抱乐观态度是健康的。动不动扬言要吊死在电线杆上则是病态的。

            健康原则是一种利己与乐生的原则,但也是一种道德选择,王老认同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当然也认同。

              在写作方面王老有更多的见解和砝码,首先他对文学给了我们最形象的诠释: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就是怀念,文学就是复苏,文学就是青春,文学就是人生的滋味,文学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文学就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作家或是说作者生命是有限的,但作品的寿命永远比人的寿命长,作品要走的路永远要比一个人走得长。作品如人品,一个低素质的人是写不出高质量的作品。假使刚刚上市糊弄下人的眼皮子,不过很快就会被人分到下三滥行列中,王老在文章《当你拿起笔……》,中开头写得一段话我最喜欢,他写到“房你拿起笔来,台风的灯光照亮了雪白的稿纸,当稿纸上的每一个空格都忠顺地、无暇地、热情地等待着你赋予他们以色彩和声音,以灵魂和生命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呢?想到了什么呢?”。要想写好文章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一颗火热的、敏感的、深沉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心灵的火焰点燃起读者心灵的火。

    第二:要有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也就是说生活里有那么多美好的、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东西,值得一写,你完全相信写下来有它存在的价值。

    第三:要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

    第四:在题材上下功夫,要写得题材必须是你最熟悉的,对于你写得人物、事件、时代、风景……要有足够的记忆和记忆的沉淀。记忆是作家的财富、原料与资本。

    第五: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六:作品要吸引自己,吸引读者,有一定的鲜味儿。

    第七:要从现实生活的记忆里飞跃到想象的艺术世界里——创作。单纯的记录,简单的照相,并不会成为文学,文学它就是要用现实的材料构成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个虚构不是虚假,它显示的比现实还要真实、鲜明、栩栩如生。所以,现实到虚构,从生活到艺术的飞跃的是让读者饶有兴味、浮想联翩、欲探究竟的砝码。

            读王老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品读到了散文需要的精美,懂得了“感念”二字的真正内涵,更对作家多了许多敬畏,对文学多了几分欢喜,喜欢文学是发自内心的,可能错过了最好的记忆阶段,承蒙坚信不弃,现在读起来书对于故事情节性、趣味性,不强的东西随记随忘,坚信多读、多记、多写、多用,自己的文学水平如初升的太阳,如雨后的春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人者,生命永远温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gf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