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我女儿妍妍性格虽然很温顺,但却很腼腆、害羞。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说有笑,还在大人们干活时经常主动去做“小助手”,可只要家里一有人来她就会很紧张,跟人说话会脸红。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但她总是哭哭啼啼的,不愿意吃也不愿意喝,整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很少同小朋友讲话,也不愿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玩具,更别提上课回答问题了。我真的要担心死!她长大一些会好吗?
分析:妍妍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的退缩行为。因为,她在家里能够和熟悉的家人有说有笑,只是在陌生环境和陌生人面前不能很快适应。这可能与孩子的先天气质有关。驱避性低适应性差的孩子在遇到陌生人或者是一些突发的大事件时,比较难以很快接受。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接纳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当着孩子的面给孩子就是“害羞”“胆小”之类的评价,会让孩子不知不觉间内化这些自我概念。
其次,注意扬长避短。比如腼腆的孩子一般做事是比较慎重的,不会主动做出出格的事情,性格中的冲动性比较少,家长可以放心的放手。但是这样的孩子要做好预警,比如上幼儿园,别的小朋友提前一两个月准备就可以,腼腆害羞的孩子就需要提前半年适应。可以先上幼儿园一周一次的早教课,慢慢熟悉环境,熟悉老师上课的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条件,也尽量早点择园,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观察或者参观,让他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天都在做什么,让他看到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很开心。对幼儿园提前熟悉了,上幼儿园时就会适应的更快。
第三、家长要多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这样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不是很高,接受负面的信息可能比接受正面的信息的速度快。对于这样的孩子,怎么去评价他呢?不是夸他你真棒,你真好,他需要很具体的去夸奖他、鼓励他。比如建立孩子的一个作品集,把孩子的画放在一个活页夹里,然后让他挑选一张,跟家人讲讲,他最喜欢的是什么,在这张画儿里表达了怎样的想法,这也是一种自我评价。然后多拍一些照片,比如与别的小朋友玩,做了一个特别好的拼图等,让孩子经常去回顾,他就会更加正面的评价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