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我们班上有个小女孩叫莉莉,四岁,上课的时候我给每个孩子发玩具,但是莉莉直接把自己的扔掉去抢旁边小朋友的,我看到就上去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具,你如果想要就要跟小朋友商量”。可是莉莉说:“不行,我就要!”小朋友自然不买账,紧紧抓住不放,莉莉抢不过来急得哇哇直哭,这种情况有很多次了,我想可能是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帮助她呢?
分析:莉莉的年龄是4岁,还处于道德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和同伴游戏的过程中,会主动构建一些社会规则,比如他们会认为玩某个公共玩具要轮流玩。从莉莉扔掉自己的玩具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抢不到就哇哇大哭的表现来看,她还没有构建出轮流玩玩具,别人的东西不能抢等基本的社会规则。这个年龄孩子做事的起点是基于亲子关系的好坏,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推测,莉莉与父母在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建立方面也许是有问题的。从莉莉对其他同伴强硬的态度来看,莉莉的家庭也可能存在强制性教育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教师首先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就认为孩子道德上存在问题。耐心引导孩子尝试体会别人的感受,建立起规则意识。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更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通过游戏亲子阅读等方式加强亲子连接,让孩子有更强的安全感,从而更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有意识引导孩子建立起基本的社会规则。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给予积极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