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490天(20220527)
(第68本韩吉东《突破合作学习的十大策略》)
读第1页——40页,
读有所得:
实施合作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围绕课堂流程、导学案的编写和小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在大量的观课和研究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问题,如导学案篇幅过长,问题零散,指令不清,课堂环节繁琐,自主学习时间过短,合作交流不够深刻等。
我们要突破“课堂结构不优化”的策略,即要规划科学、自然、简约的课堂流程,它是教育理论的转化形式,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外在体现。课堂流程设计与操作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体现“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学习和精讲多练”等教学思想,科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合作、探究、实验、指导、训练等;二是简约性原则,教学过程应趋于简单和精炼,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会长久,“大道至简”,老子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三是个性化原则,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模式,但又不局限于模式,要从模式走向个性,再从个性走向模式。
导学案使课堂旅程的路线图。导学案是教师通过集体研究而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内容、有预设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它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文本体现,是落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在导学案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主题性原则。导学案是为学生设计的,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就像一份学习导航图,在教师的明确指令引导下,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内容。二是精简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要精简,而不是将导学案简单变成课本的复制品。三是层次性原则。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或请教同学。导学案的设计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避免一刀切和齐步走。四是开放性原则。导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根据课堂现场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五是创新性原则。导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位教师在集体制定导学案的基础上,要进行个体创新,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再加工,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