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善者,当付出真心

为善者,当付出真心

作者: 第五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7-26 07:05 被阅读0次

郑余庆(745-820年),唐宪宗时宰相。郑余庆出身于官宦家庭,年轻时勤奋好学,善写文章。

中进士后,经过十几年的宦海生涯,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首次入阁拜相,但不久因犯小过被贬职。

公元805年,唐宪宗即位后,郑余庆再度入朝为相。当时,中书主书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相互勾结,刘光琦每次有事都通过掌管机要的滑涣上奏,都能称心如意。

因此四面八方的人都争着贿赂滑涣。郑余庆上任后,滑涣依然在各位宰相面前指手画脚,其他宰相都容忍姑息,只有郑余庆大力呵斥。

结果不久郑余庆就被免去宰相之职。直到滑涣事败,皇上才知道郑余庆刚正呵斥一事。

还有一次,有个医工从淮南小将直升为黄州司马。郑余庆又坚持上奏说:“一个散将,没有任何功劳却升为五品官员,这是开启了侥幸升职之路,不能这样!”结果又得罪了掌权者,改任为太子少傅。

此后郑余庆一直在朝廷与地方交替任职。郑余庆为官清廉俭朴,德行高洁。

他两任宰相,在朝廷和地方多次担任要职,但他的俸禄全部用来周济亲戚或急人之需,自己却是粗衣粗食,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到了官府又竭力要求厚待百姓。

他常常对人说:“俸禄不用来周济亲友,却让自己的奴仆和小妾们生活奢侈,我最看不起这种人!”

而且,凡是家中里外亲戚婚姻嫁娶,郑余庆都要亲自过目宾客送来的礼物(防止贿赂)。有后生来拜访,他总是谆谆教导,告诫他们一定要学有所成。

当时有个惯例,凡是官员出任地方藩镇统帅,皇帝都会派宦官去主帅府邸慰问,而宦官往往能从中获取巨额馈赠。

等郑余庆出任藩镇时,唐宪宗却对宦官说:“这个人家里是真穷,不要胡乱索要。”许多人诽谤郑余庆说他沽名钓誉,但他对此始终不屑一顾。

还有一天,郑余庆忽然宴请平时亲近的官员。大家对这种破天荒的头一次感到很奇怪,于是纷纷提前赶到。

可一直等到太阳高照郑余庆才出来待客,并对仆人说道:“去告诉厨师,要蒸烂了去毛,别把脖子折断了!”

客人们都认为这次要吃鸡鸭鹅之类的“大餐”,结果到吃饭时才发现,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米饭、一个蒸熟了的葫芦,并配有蘸酱醋。

大家只得勉强下咽,但郑余庆却吃得十分香甜。公元820年,75岁的郑余庆去世。唐宪宗考虑到郑余庆家中贫困,特意下令发放一个月俸禄,作为郑余庆的丧葬费。

郑余庆之子郑澣(音换),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户部尚书。郑澣育有四子,其中三子郑处诲官至宣武节度使,四子郑从谠(音党),唐僖宗时出任宰相。

郑余庆穷吗?确实穷,穷到只能住个小房子,请客只能吃葫芦,去世了都没有丧葬费。

可郑余庆的儿子、孙子连续出任节度使、宰相,郑家几代人都官居要职——郑余庆在金钱上一贫如洗,留给子孙的福报却几代人享用不尽,这样的家庭,真的穷吗?

其次还有一个细节。郑余庆官至宰相,俸禄十分可观,但他却全部拿来周济贫困,乃至自己生活拮据。这种官至宰相竟然还要倾其所有救助他人的行为,才是真正地竭尽全力、不留余地。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自己,我们生活中经常助人、行善、布施,有没有到达这种“不留余地”的地步?还是多半时候是顺手而为,或稍有复杂困难,或稍对自己伤筋动骨,就浅尝辄止、望而却步?

或者干脆带着希望有所回报的心态,给一还十的期待,甚至傲慢地认为我帮了你,你就应该如何如何?

我们每一次助人,其实并不是我们帮助了别人,而恰恰是别人成就了我们的善心,是别人帮我们完成了内心的丰盛和喜悦。

我们每一次助人,最终那些看得见的欢喜,看不见的福报,难道受益人不是我们自己吗?

当然,并不是说全盘机械地照搬郑余庆的大善。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去反观自己每次为善时的发心,去反观我们对金钱的依赖程度和欲望有多少,去反观我们对淡泊而平凡的生活有多少安之若素。

为善者,不一定用自己财富的比例去衡量善行的大小,但可以在善行中反观自己付出了多少真心。 


(史料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蒸葫芦的故事出自《太平广记·廉俭篇》)

相关文章

  • 人与人之间,不过一场将心比心(四)

    古话说:“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 同理,将心比心者,也值得真心。 “真心遇真心,八两换半斤”,凡人凡事,大抵如此...

  • 佛法是无为法。

    有为法是入世法,又分为善法和恶法。为大众付出是善法,为自己是恶法,自私自利。无为法是心法,真心,菩提心,佛法。佛法...

  • 辨仁义,驳庄子(讲于儒家船山学院群)

    君子不为过情之善,过情之善,多伪也。汲汲为善者,表现很热情,其善易穷,当其穷时,又甚冷血。伪者,出于利心,为善沽誉...

  • 是否真心为你付出

    如果在这世界上,遇到了一个愿意真心为你付出的人,一定要珍惜。 前提是,看清楚他/她,是不是真心愿意为你付出。 不能...

  • 付出真心

    1.我们不敢先付出真心,只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后才敢做下一步。

  • 付出真心 收获真心

    【0123牛人破局】 001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使劲成就他人,你的能量自然就会更强 去年偶然一个机会,我师傅邀请我...

  • 利他者为善

    为啥总书记(习)得民心? 回头看脱贫攻坚,就知道一少答案。 佛说的利他,不就是说而已,更多的是付出行动。 总书记用...

  • 付出与感恩

    真心付出时,即便不被感恩、没有回报,也依然真诚; 真心感恩时,不是为对方付出什么,而是让自己活在了幸福里。 ——小蜜

  • 道德经(49)善者吾善,不善吾善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不善吾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

  • 与人为善

    在与人为善之间,存在着两者,一是为善者,一是受善者。但,不论是为善亦或是受善,请都能"温柔"地对待彼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善者,当付出真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lh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