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第二天,徐文祥老师早有耳闻。初次见面,我还以为他的岁数肯定不小。不过,前面的同学说徐老师的岁数很小,是他们省骨干班的同学!随后,答案也在徐老师的开场讲座中得到了印证。
1.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徐老师从班主任是苦差事谈起,讲述了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比如琐碎繁多的事务和处理不完的杂事。他用四个字概括了班主任的现状:苦、累、烦、病。而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压力,也有学校、家长等各方面不合理的期待。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要当班主任?
不是。紧接着徐老师提出当班主任十大好处,既有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还有丰富的资源。简而言之,学生的成长与感恩就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2.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面对繁杂的事务,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做一个乐观的人,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徐老师以乐之班的故事分享了很多小妙招。比如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他分享不让嗓子坏掉的妙招:一是静待花开。耐心等待孩子们静下来,再不断地夸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二是一个故事读半年。用肢体语言讲好一个故事,并给学生留足期待感,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有了这三板斧,学生的习惯自然会慢慢养成。
其次,班主任还得主动出击。一是分层次的奖章制度,激发学生不断地挑战自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立足够的信任,也就是教师的“说到做到”。
二是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做。我们努力把“不”要做什么,转向引导学生能够做什么。这样,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三是关注细节,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你的目光。徐老师的“每日一拍”很值得我学习,因为我也曾有这样的想法,但由于内在的惰性而无限期推迟。
四是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管老师老师的《一线表扬学》与徐老师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表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想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的三个身份:曾经是个孩子、成为孩子、不是孩子,即理解、参与和引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研究的意识,学会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