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为别的什么书写一篇评论——别的篇幅更短小,主题更集中,更易于用简短的文字加以评述的作品,但我发现我做不到。近期,我的业余时间完全被这部庞大而又复杂的作品占据了,甚至连我的思想也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无法把注意力从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发人深省的思想热潮和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中稍稍移开。那就硬着头皮谈谈这部小说吧——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读完第一章的时候我就能作出这样的判断。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极强,场景描写朴实而准确,节奏控制起伏而流畅,人物塑造鲜明而各异,情节设置精细而连贯。这些优秀小说家必备的本领,肯·福莱特一样也没落下,除此之外,他还具备一项大多数小说家欠缺的能力(或者说天赋):把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不卖弄写作技巧,不玩文字游戏,仅凭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就让每一位捧起这部小说的读者不忍释卷。宣传语“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读完”绝不是浪得虚名!
历史小说往往比纯虚构小说难写,因为史实既定,框架既定,关键历史人物既定,不用作者多交代,读者就知道在哪些重要节点会发生哪些重要的事件。稍稍懂一点相关历史的读者,都会用自己心中既定的尺度对历史小说进行衡量和评判:关键史实是否有误?历史人物是否有差?时代背景是否准确?在这些方面,《世纪三部曲》至今还没被发现有明显的硬伤——在虚拟的时空中天马行空并不很难,在有限的框架内游刃有余,方显功力。
故事从1911年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开始,到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结束,跨度正好将近一个世纪。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也是最值得我们反复回顾,耐心咀嚼的一个世纪。这一百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形成过两大对立的社会阵营,世界中心发生转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权运动方兴未艾……任一主题都足够一位伟大的作家开辟一部有分量的专著进行阐释和探讨,但要把所有这些内容都囊括在一部作品中,又有几个人敢尝试这样的挑战?
肯·福莱特尝试了,而且如我们所见,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以英国、美国、德国、苏俄四个国家五个家族为主线,通过三代人近百个关联角色之间的成长纠葛,为我们描绘了整个20世纪西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我很难为这部作品归纳出一个主题,因为世界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人类是复杂的,所以作为这一切的反映——《世纪三部曲》也是复杂的。
战争与和平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主线。(私以为,这部作品即便取名《战争与和平》也很贴切,而且不会比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逊色。)一战、二战和冷战分别是三部曲的重心。尽管最后一部《永恒的边缘》中战争的分量并不很大,但是作为主题之一的人权运动,其艰难残酷,丝毫不亚于一场战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仅描写了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更留意到了战争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女权运动获得广泛胜利,古老的贵族逐渐失势,平民阶级的地位获得显著提高。其中的前因后果,作者寥寥数语,便交代得一清二楚。
战争的疯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便显露无疑。战前相交的几个好友,不得不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菲茨与沃尔特在对立的战场偶遇,格斯·杜瓦又差点要了沃尔特的命。这里我想讲一讲德国人沃尔特,他出生于德国外交世家,在一战中功勋卓著,战后家国蒙羞,家族败落,他生活窘迫,却始终坚持正义,不与纳粹合污,最后被盖世太保虐待致死。一位令人钦佩的英雄,死的时候却像狗一样窝囊,让人唏嘘不已。
自由是贯穿这部作品的另一个主题。作为资源的一种,自由在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但人们对于更自由状态的追求却别无二致,所以有人抗争,有人逃离,有人挥霍,有人迷茫,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对自由的满足。
在压迫深重的地方,对自由的渴求也最为迫切,被压迫者甚至不得不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宝贵的自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了反抗邪恶的纳粹,黛茉的女儿卡拉和沃纳等年轻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情报,提供给苏联,以促进德军的战败和希特勒政府的垮台。而讽刺的是,卡拉和她认识的绝大部分柏林女人(包括她们的母亲),却被前来解放她们的苏联红军强暴了,随之而来的东德政权与纳粹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打倒魔鬼的不一定是天使,可能只是另一个魔鬼。
美国作为自由的象征,在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俄国的别斯科夫兄弟心中的天堂,是犹太人洛特曼保护爱女伊娃的避风港。但是,叙述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将美国的人权运动推上了主荧幕,于是我们看到原来在号称自由的美国,也生活着被自由边缘化的人群——有色人种。他们备受歧视和压迫,人权运动艰难推进。尽管最后一位有色人成为了美国总统,但问题就此解决了吗?我们站在现在的时空回顾,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我想谈一谈这部作品中的爱情。与社会发展相悖——经济在发展,自由在普及,人权在提升,专制在消亡——书中人物的爱情,却在变得越来越糟,越来越混乱。第一代人物中,艾瑟尔和伯尼,比利和米尔德里德,格雷戈里和卡捷琳娜,格斯·杜瓦和罗莎·赫尔曼,菲茨(尽管他并不安分)和碧公主,黛茉和沃尔特(他们的乱世爱恋尤其令人动容),他们大部分都相守到老,经营着各自的家庭。但是从第二代人物开始,离婚、出轨等情况逐渐蔓延,到了第三代——可怜的第三代,几乎没有人能收获美好的爱情,不惟如此,乱交成为了一种常态,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拥有过数位性伴侣。这种现象在书中的娱乐圈尤为明显(事实证明,中国的娱乐圈也不过如此),瓦利睡了戴夫的未婚妻杜杜,被发现后,他觉得愧疚,但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因为他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性的权利!
个性解放带来的最大恶果是家庭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泊。这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扩张而不断蔓延,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是心理的空虚导致了身体的不受控,还是生理的欲求强化了内心的蠢动?性是否是个人的权利,不受婚姻的限制?个性解放之后,面对婚姻的束缚,幸福是否还有可能?三代人的成长,数十对人物的经历,必将引发我们对生活的反思。哪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也推荐你看一看《世纪三部曲》。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5478/4ed4ef2f49df670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