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智取生辰纲》,分析杨志人物形象的时候,向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给杨志这个人打个分,你会打几分?
学生看上去很激动。有学生打5分,有学生打4分,有学生打6分,还有打8分。打分的标准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课堂上,我们需要的正是他们心中的那个标准。
为什么这样打分?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给出的得分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杨志了解江湖,有相对丰富的江湖经验。之前押送过花石冈,虽然失败了,但也有失败的教训。他深知押运生辰纲的凶险,所以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
二、杨志对押送生辰纲成败的关键有准确的认识。他深知按照梁中书原定的方式进行押送,一定会失败。所以他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目。而且他深知要顺利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绝对的领导权。所以,他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了杨志超人的远见。
三、杨志对押送生辰纲的行程时间安排可谓细致而周全。他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在安全地带,他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他又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杨志能够因地制宜,随着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战略,这也表明了杨志熟练的带队技能。
四、杨志对黄泥冈地理环境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对危险的存在有着敏锐的感知度。“黄泥冈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对黄泥冈的认识,表明杨志在出发前也做足了功课,对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有足够的预见性,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杨志。
五、押送途中,杨志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谨小慎微,处处留心。当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时,他的反应是“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他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当众军想要买酒时,杨志立刻大喝制止,而且还调过朴刀边打,这表现了杨志对危险到来时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反应。这也表现了杨志一路上一直有着如履薄冰的谨慎心理。
六、在看似“百无一失”的安全情形下,杨志也没有彻底放下警惕的心情。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其他人都吃了,都没事,应该可以完全放心了,但杨志在极度口渴的情形下依然只喝一半,而众军们是一拥而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不是不想痛快地豪饮,之所以不这样做,是因为在他心底还有一根安全之弦,他得以防万一。不得不说,杨志的谨慎小心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分析了得分,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因为杨志失了生辰纲就对他完全地否定。杨志的身上有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也体现出杨志的智慧。如果换一个人来押送生辰纲,也许不用到黄泥冈,就被劫了。
接下来一起探讨杨志的失分理由。
学生给出的失分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他对待手下粗暴蛮横,一路上“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导致他得不到手下人的拥护,大家心有怨气,自然不会乖乖听他的指挥,导致了他们非在黄泥冈歇息,导致了他们非要喝酒解渴。手下不配合、不执行,领导有再多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二、他缺乏基本的情商,老都管身份比较特殊,他曾在东京太师府里做过奶公,他在众军中有一定的话语权,杨志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没有争取到老都管的支持,在这个押送团队中,杨志其实是孤家寡人,没有得到一个人支持和拥护,作为这个团队的头领,的确太失败了。
三、关键时候杨志坚持得又不够彻底。当众军想要买酒喝时,杨志一开始是呵斥、用藤条打来制止。当老都管出面与杨志协商时,杨志看了老都管的面子就同意了。之前一直小心谨慎,步步留意,可是在最最危险的黄泥冈,在最最有可能出问题酒里,杨志还是屈服于老都管。这是因为之前老都管对杨志的呵斥,杨志这时想要与老都管缓和关系。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候,他没有继续坚持。这也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杨志的智慧体现在“事情”上,他能做事、也会做事。杨志的失败体现在“做人”上,他不懂人心,不明人情。所以,再怎样谨小慎微、处处周全,再有精准的预见性与敏锐的洞察力,不懂人和、不明人情,也不会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