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三姐的帮助下,我跟炳仁开垦一块菜地。
三姐先是做了锄地的示范,让我们先捡出土地上的石头,扔到一边。然后告诉我们再把高处的那一堆泥拉下来,把土铺平。
一句话的内容,但母子俩做得气喘吁吁。昨晚一直忙到差不多八点钟,路灯也开了,但还是几乎看不清状况,我们把艾草、紫苏、假蒌、薄荷种在边缘,便收工回家了。
那块地,石头没捡完;土堆也没拉平下来。
凌晨一点左右,下了雨,把我惊醒了,我感到很开心,因为种下去的那些植物可以喝足了水。
原跟炳仁约好,第二天六点再去整那块地,但因为下雨,也因为炳仁起不来,所以计划就改变了。
炳仁说,吃了午饭就去,他迫切地想要整好这块地。我觉得正午阳光太厉害了,所以建议下午起床了再去。
结果一点多钟,炳仁就开始催我起床干活,一直坚持到三点多,才出门:即使这样,也还是晒得不得了。
炳仁拿鹤嘴锄挖他的“引水道”,我呢,先捡石头,再把那堆高高的土堆拉平。做不到完美,也还来不及分垄,我就就累得不行不行的了,不仅汗流如雨,还感觉呼吸整个都不顺畅了。我提出要回去,炳仁还舍不得,说再干一会儿。
为一块菜地而倒下,那开菜地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都干出“难受”来了,自然不会再继续下去了。
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那么脆弱。一下子的体力劳动,居然就觉得自己扛不住了。
炳仁问我,妈妈,你小时候没受过身体之苦吗?所以现在要受身体之苦。而他,现在经受身体之苦,以后就不会再受苦了。
没错!人生所要受的苦、所能享的福,都是有定数的,人生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该吃的苦,能享的福,都是定量的,人生前期多了,后期就少;人生前期少了,后期就多。所以“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上人”,小时候吃多了苦,往后的日子就是福气多多。
该吃的苦,一点都少不了。
炳仁的右手还起了一个泡泡。孩子昨晚就说了,开个菜地,好辛苦啊!我当时问他,没有乐趣吗?炳仁说,当我觉得辛苦的时候,我就想一些快乐的事情,比如回钦州吃羊肉粉……当我没有力气的时候,我就想一些愤怒的事情,用力去敲碎石块,这样时间就过得很快!没想到,炳仁还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今天回到宿舍歇了好一会儿,换下了可以拧出水的衣服,坐了一会,喝了水,我才缓过神来,此时此刻,也更深地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做农民的母亲,那些年,她该是多么的辛苦啊!
古人云:“动以养身,静以养心,俭以养德。”活到这个年纪,我才从书呆子回到“农民”的边缘,体会什么是生活——这样的生活体验太迟了。所以,我的炳仁要从小就知道生活的面目,要从小就要体验生活的不容易,我希望他能成长为一个具有慈悲、大爱之人。
古话说“先养兽身,再修人心”,我倒是希望,在孩子小时,既要养兽身,也要修人心了。
有些生命的体验,知道得越早越好。有些苦,越早尝了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