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小柴胡汤应用十分广泛,常常混杂杂在太阳病,阳明病,或者太阳病中,在《伤寒论》中最早出现就是出现在麻黄汤一节中。在临床中,它是和解少阳的主方。
询问老师后,在孩子方面应用很方便,小孩脉弦,夜卧不安(胃不和卧不安),1点到三点(肝)之间苦闹(经络不通),舌燥,咽干,欲吃冷饮(热),饮食差,早上口苦(早上属于少阳),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就可以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组成有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柴胡黄芩清热,黄芩清心肺也清胃热,剩下的偏补脾胃(感冒常不好易伤中焦),人参甘草易使中焦满,又加半夏温通,化痰,柴胡舒肝理气。
《伤寒论》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固入,与正气相搏,结余胁下,正邪交争,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外邪侵袭,正气不足,外表不解,正气护里,邪气随入,形成半表半里。胸腹腔属于人体的半表半里的部位,*邪聚此,引起胃肠反应等,胃有停水,向上波及肺,本身热象,火向上走,心烦,咽干,目眩(眼周围有少阳经穴位,红丝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小柴胡汤作用不仅如此,柴胡可以舒肝理气
之前说的逍遥丸所治,配伍小柴胡汤效果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