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情,但我还是感觉,心里总算落下了一些石头。
是些什么石头呢?
小儿子发烧总算接近正常温度,我不用再半夜起来给他们量体温了。这波病毒对人们的袭击,可以说能载入史册了。一个接一个的阳性,发烧两到三天,咳嗽,整个家庭要扛过去,心理上精力上都需要能量。孩子似乎比大人轻微一些,而自己像生了一个超级重的感冒病,没有半个月是很难好全的了。好在,都已经在逐渐阳康了。
与大儿子更多是学业与玩耍上“较量”,孩子的天性马虎,不注意细节,还爱顶嘴,而我又是一个尽朝细节里盯的妈妈。我们俩都有一些过度的问题。比如上午让他练字,眼睛离得太近,于是让他离远点,但他因为想写得完美好看,就是不听劝,这因此导致我们之间的矛盾。我严厉批评他,他有情绪了,不写了,那么就不写吧。
下午语文作业写了好久,我直言他骗自己,还说每天写三分之一,语文作业的量就顶三分之二了,竟然全留到周日晚上小完成。
他被我说破,不好意思,还不愿承认。然后写字时好些简单的字写错,让他改正时,他竟然照着错误又抄错误,简直心不在肝,让我气恼!有点火。
总觉得跟他讲错字,他竟然都是笑嘻嘻的,像我和他开玩笑似的,毫不认真的态度,这让我也有些焦虑,口气变重些,他就又情绪了,说不写了。总之,各种让我不满的。
后来觉得孩子面对这么多错误,能笑出来,也总比哭好吧。其实我为什么在意他笑嘻嘻的呢?我期待他是什么态度?我期待他乖乖听话,有错就改,认识错误,态度恭谨。好吧,想想觉得自己要求腻高了,还是有些吹毛求疵。
发现不管是哪一点,现在在批评与纠正的过程中,我的情绪,他的情绪,都是开始被我自己接纳的。能接受他因为我说了他,而不高兴,要耍一会儿小情绪。如果是这个时候,你耍情绪就耍吧,我该干嘛还是干嘛。发觉自己不会像过去那样,对他的情绪化很激动或反应强烈了。自己与孩子之间,变得有一些理性与弹性的空间存在。即使有矛盾,却也不一定要立马完全解决,而是让问题可以留一些余地,逐步在未来的时间一点点被融化。
这是第二个让我有点信心的点,是在细节微观上。
第三个是整理了亲子关系的所有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好。然后让自己去理顺各种问题,思想,从宏观上让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有个整体的谱。这个谱是最近一年或者说半年才开始有的。有了这个谱,我做别的事就顺心顺手多了。
今天看着那两个小人,想想我这几百篇文字记录,竟然全是因为这两个小人所写的,想想他们占据我太多的精力了,没想到,与他们相处,竟然是一件这么需要艺术的事情,想想就觉得有点神奇。他们没有力量,还那么大点,但想与他们和平而处,却又并非是那么容易。我既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诸加于他们,但又不能不把自己的一些东西诸加于他们。我既不能把他们诸加于我的一切全盘接收,但又不能不把他们的声音吸纳在内。这是一个多么需要衡量的艺术啊!
而当下自己在宏观,微观上都快有所凝聚了,三年多了,磨了三年多,痛苦了三年多。总算在未来,这个基本盘是不用再费心迷茫地研究了,能不算落下些石头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