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魏嬿婉的悲剧,是从这里开始的

魏嬿婉的悲剧,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 婉xi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08:08 被阅读853次
魏嬿婉的悲剧,是从这里开始的

文/婉兮

1

首先声明,本文所指“炩妃”,特指电视剧《如懿传》中的角色,纯属编剧艺术创造。

不涉及历史人物“令妃”,更不是魏璎珞,请勿对号入座。

话说,金玉妍下线后,炩妃魏嬿婉接过了第一反派的大旗,继续在宫中兴风作浪,为了向上攀爬而步步为营。

她一出场,就不太讨人喜欢。

收了凌云彻的礼物,拿了他的钱,却又暗暗嫌弃着对方没前途,仿佛时刻都做着一脚踹开的准备。

等到调入大阿哥处,有机会见着皇帝,便又做起了飞上枝头的美梦。

不过,这些都只是女孩的虚荣心作祟,倒也算不得大奸大恶。

后来,魏嬿婉等到机会,便义无反顾地抛弃青梅竹马成为皇帝的女人。但此时,她的黑化之路才刚刚开始。

宫里女人多、心机和算计,自然也少不到哪儿去。

一心想要夺得宠爱的魏嬿婉开始不择手段,她故意说出舒妃的坐胎药实乃避孕汤,逼得对方心灰意冷纵火自焚。

后又在一条狗身上做起文章来,利用恶狗除去五公主六公主,再嫁祸金玉妍,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她甚至敢买通接生姥姥,把皇后的孩子扼杀在产道之中。

至于另外那些下作而不入流的争宠手段,就更不必一一赘述了。

观众们个个都恨得牙痒痒,对这个邪恶阴毒的女人厌恶至极。

我倒忽然想起一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一个人的品行习性,想必在很久很久之前,便已埋下伏笔。

而魏嬿婉的人生伏笔,大概就是她的母亲。

2

那时候,炩妃的母亲大摇大摆地进宫来陪产,因为女儿得宠,便螃蟹般横着身子走路。

她对小宫女颐指气使,在赏赐面前又喜笑颜开满眼放光,恨不得把所有财物都搬回家去贴补不成器的儿子。

对做了皇妃的女儿,她一面谄媚巴结,一面又软硬兼施,要求女儿时刻记得提携弟弟。

她还做了个象征如懿的小布偶,在宫里偷行巫蛊之术,妄图以此来打倒皇后,为女儿的上位之路添砖加瓦。

短短四五场戏,一个自私势力而愚蠢的女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所以,我们大致能推测出魏嬿婉的成长环境。

父亲早逝,母亲重男轻女。或许也曾被打过骂过,小小年纪,便要帮着大人挑起生活重担。

待到进了宫能赚些辛苦钱,又少不得被盘剥压榨。好不容易遇到个真心疼惜自己的男人,却迫于母亲淫威而裹足不前,被贫穷折磨得气息奄奄。

爱也是一种能量守恒,成长过程中的亏欠,往往就预示着人生的缺失。

不择手段与不顾一切,其实都有它的来处与归路。

所以魏嬿婉的结局,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死前受尽凌辱,走得肝肠寸断。

从前学编剧,老师曾强调过“人物小传”的必要性,“只有说明他的成长经过,才能为他的行为找到合理依据。”

反过来说,其实这就是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的塑造作用。

3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我那新婚40天跑路的奇葩妯娌”》,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女主今年19岁,在没领证的情况下生了一个女儿。可孩子还不到一岁,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最终与前夫分道扬镳,女儿归了她。

她很快又再嫁了一次,为了保证第二次婚姻的幸福,女儿被放在外公外婆身边,由继父支付抚养费。

人人都以为,她能安下心来好好过日子了。

谁料两个月不到,她又再次“离婚”,原因是在婆家必须干活做事,不能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

离开婆家后,她径直进城去寻找美好生活,对嗷嗷待哺的女儿,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可世间哪有轻松省事报酬高的工作?一个学历低颜值也不高的底层女性,靠什么在都市中站稳脚跟?

许多人训斥她的好吃懒做,我却格外心疼她的女儿。因为上天安排了一个德行有亏的女人,来做她的妈妈。

你看啊,不到一岁就做了留守儿童,且父母离异,往后那长长的人生,谁来为她撑起朗朗晴天?

从不谙世事的小婴儿到顶天立地的成年人,我们需要食物去强壮身躯,也需要优良品质来塑造灵魂。

所谓养育,并不仅仅是物质给予,其实更是精神投入。

可在这个故事里,孩子却只作为情欲的产物出现,能任意处置,也可以弃之不顾。

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4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讲的是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姑娘,孩子出生后便做了全职妈妈,专心致志在家带娃。

乡下的亲戚嘲笑她,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跟其他女人一样要生孩子带孩子!

面对奚落,她笑而不语,只继续钻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每天都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到了周末,夫妻俩便带着孩子短途旅行。

效果是三年后才显现出来的。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活泼可爱有礼貌,能独自坐下来独立吃饭,也能很快融入集体,和老师小朋友打成一片。

而表妹那个在手机和动画片里长大的孩子,则不免有些逊色。

这些还都只是表面差距,更深层次的学习能力与认知差距,才是拉开起跑线的最关键要素。

从长远效益来看,“好妈妈”的价值胜过一切。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桑德拉·唐研究发现,完成了高中或大学学业的妈妈更能养育出高学历的孩子。

高等教育带来的科学育儿观、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及时调控的情绪、得体的待人接物,都会化为亲子教育里的和煦春风,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洒下种子,受益终身。

相对来说,高学历高素质的女性,更容易养育出优秀子女。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

学历稍弱的母亲中,也不乏勤勉良善之人。她们的儿女,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因为母亲的性情与品德会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到孩子的成长中,再缓慢释放到整个人生。

一个合格的母亲,或许没有高学历,但人品和德行,一定是无可挑剔的。

5

结婚后,婆婆一直催我们要个孩子。

每次我都对她解释,现在条件还不成熟。

她不解:“养个孩子能花你们多少钱?实在不行就抱回来,我养!”

这可能代表了许多人的看法,生养孩子被理解为简单的给吃给喝,可我实在无法苟同。所以在未确定自己有能力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之前,我不敢贸然把孩子带到世上来。

那个初来乍到的婴孩如同一张最纯洁的白纸,而母亲是执笔的第一人。画好了第一笔,往后的勾勒、涂抹、上色都会容易许多,也精彩许多。

我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可事实上,母亲的作用较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们的生物性决定的。

因为生产、哺乳、说话走路,性格形成早期的养育,大多由母亲来完成。懵懂无知的孩童,会无意识地将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妈妈当作一面镜子,模仿着她的一举一动。

所以,作为的妈妈的你,需要不断努力奋进完善自身,就像董卿说的: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把孩子带来世上的那个人,有义务把他们带到更好的地方去。

可惜,魏嬿婉的母亲,至死都不懂得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嬿婉的悲剧,是从这里开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x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