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 is one thing ,do is another
这句话在我中学英语考试中经常用到,但是理解这句话,没有比现在更深刻的啦。
拖延症背后的逻辑~假完美主义者
我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喜欢未雨绸缪,把事情全部考虑周全后去行动,试图一切在掌控之中做事,经常被人说到,你的想法是很好的,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事情的真相~拖延;
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冒险情节, 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冒险完成。很多时候,自己会披着完美主义的外衣,做”冒险家“,铤而走险,最后草率完成。
都在说:先完成,再完美,非常赞同!
那些喜欢拿完美主义欺骗自己的人,往往是没有能力去做到完成,因为完成需要做,与空想无关。
部门负责人1个月前的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示:
了解,知道,理解这3个词,概念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瞎用,注意措辞
知道与理解之间的鸿沟,我觉得需要用行动填补,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是在经历中得以锻炼,绝不是纸上谈兵。
拿写文案来说,抓住痛点,找出内容价值,施加外部刺激,这些道理说起来谁都能说,但是真正到了要输出具体的内容,就能筛选出很大一批能谈到但是不能做的人。
最近经历了几次写策划,深有感触。觉得很简单的事情,最后却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而且中途几次想要逃避,而心里还不甘心,觉得没什么困难的呀。
企业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需要有一定输出的人,不需要能夸夸其谈的人。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嘴上说
看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理解了,什么都懂了,真正到了做事的时候,却是无从下手。
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是辨证统一的,认知能提升实践时的效率,同时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它们之间相互促进。
弗兰克最近常在朋友圈说:去建立自己的社群,将你所学到的运用起来,看看有没有人买帐,如果没有就再返回来学习。
人很容易被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蒙蔽,陷入自我满足的状态。以为学了很多,懂了很多,其实只是了解了很多,并不是真正的理解。
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句是是高中一位物理老师说的,用在这里,我觉得很恰当。很多时候,人会觉得自己是懂了,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出错。所以,还是将所学落到实处,看能不能解决问题,在做事中获得反馈,再去有意识的学。
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
李笑来在一本书中说到:不是每个人都有做年计划的能力。
他把做计划这件事看作一种能力,他提到,做计划需要足够了解自己,了解计中的这件事,还需要对时间的感知力,计划才不至于盲目,没有根据。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点,年初计划满满的,来年计划,发现依旧是原来那么多。
最近几天,表哥和我一起晨练,我带着他练习武术基本功,我会简单讲下动作的基本要领,等他跟着练习的时候,很少去纠正他。很多人不理解,之前师傅这样教我时, 我其实也不理解。
师傅后来给我讲:对于初学者来说,动作要领讲清楚了,他身体也做不到那个标准,反而会让他因为知道自己动作不标准而丧失信心。
相反,循序渐进的,在一天天的练习中,身体渐渐能够做到那个动作后,稍加点拨即可。
我想到的一点是:很多时候,理解一件事了,也做不到那样。
这世间能有多少道理呢?全部记住,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就会走的很顺畅?
并不是的。
我们常说,道理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就是这样,缺少行动,缺少经历,认知是有缺失的,道理只是道理, 与你无关。
说与做,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领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