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诸葛亮死那年,刘禅杀了三个人之,暴躁的代价

诸葛亮死那年,刘禅杀了三个人之,暴躁的代价

作者: 薛白袍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21:18 被阅读0次

蜀汉建兴十二年,魏延做了个梦,梦到头上长角。

他去请教解梦大师赵直,赵直告诉他:

将军啊,头上长角是好事,只有麒麟才头上长角,麒麟有角而不用,代表了这次出征敌人会不战而降的。

魏延很高兴。

转头赵直就和自己身边的人说:

角字可以拆成刀和用,头上用刀,这个兆头不吉啊。

建兴十二年十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的身后事都是长史杨仪帮着料理的,包括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杨仪素来和魏延不和,这次丞相去世,杨仪派人通知魏延,让他殿后,帮助蜀军撤军。

这其实是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

杨仪和魏延不和,曾经数次和魏延打架打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怕自己一死杨仪压不住魏延,于是做了两手准备,殿后的除了魏延还有姜维。

果然,诸葛一死,魏延接到杨仪的信,他轻蔑的说:

我怎么能替杨仪断后呢?丞相死了,我魏延还在,怎么能因为一个人毁掉北伐大业呢。

给魏延送信的是费祎,他宽慰魏延,我一定回去劝杨长史,我的心是和将军在一起的。

出了魏延军队,费祎一溜烟似的跑了。

回去后告诉杨仪赶紧准备对付魏延。

魏延放走费祎也后悔了,派人去追已经晚了。

他于是连夜带兵南归,据说还烧毁了沿途的栈道。

他和杨仪同时上书后主,刘禅问蒋琬董允的意见。两人支持杨仪。

魏延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杨仪也紧急返回蜀中,在南谷口和先到的魏延对上了,因为皇帝朝臣支持杨仪,人心向蜀汉,魏延败亡,在逃往汉中的路上被马岱斩杀。

看到魏延首级的时候,杨仪做了一件很过分的事情:

对着魏延的头替了好几脚,边踢边骂:

蠢奴才,看你还怎么作恶。

这其实就有点过分了,毕竟魏延在蜀汉军中许多年,也算树大根深,杨仪是出气了,但是却寒了很多将士的心。

杨仪本以为自己平安带回了诸葛亮的灵柩,又阻止了魏延的反叛,下一步理所当然要接替诸葛亮的位置,然后大展拳脚了。

但是,事实与他想的却不一样。

诸葛亮不仅安排了自己死后的撤军,还安排了自己的接班人。

诸葛亮觉得杨仪这人太狂狷,不能承担大任。

从杨仪处理魏延的事情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看人还是很准的。

回到成都,杨仪被封为中军师,无权无势。

代替诸葛亮位置的是蒋琬,被封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杨仪很愤怒:

我进入仕途比蒋琬早好吗?

我在先主手下当尚书时,蒋琬是啥官?尚书令,比我差了好几级。

丞相每次出征,带的是谁?我,杨仪。

我当参军长史的时候,你蒋琬窝在后方享福。

凭啥现在你能爬到我头上拉屎。

论资历。论能力,你蒋琬哪一点比我杨仪强。

杨仪每天在府里骂蒋琬。

朝臣们慢慢都不敢接近杨仪,恐怕他被雷劈时候连累到自己。

作为曾经联手做掉魏延的战友,费祎觉得这样孤立杨仪同志不好。

于是有一天提着二斤羊肉找杨仪涮肉谈心。

酒酣耳热时,杨仪又开始抱怨起蒋琬来。

可能羊肉太好了,杨仪多喝了几杯。

除了抱怨自己资历比蒋琬高,能力比蒋琬强,入职比蒋琬早,他忽然来了句:

老费啊,你说当年丞相新丧,我手握数万大军的军权,如果我当时就带着这些,啪,投降了司马懿,你说我现在在魏国怎么也得封个候啥的,至于被蒋琬骑到我头上吗?唉,后悔啊。

费祎惊出一身冷汗,酒登时醒了。

出了杨仪府邸,费祎有过短暂的思想斗争。

要不要把杨仪的话告诉蒋琬和后主呢?

结论是:要。

费祎想:杨仪也没嘱咐我别和别人说啊。

于是费祎转身就进了蒋琬的府里。

很快刘禅下旨,贬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

按说,杨仪该吸取教训,自省一下子吧。

没有。

杨仪更愤怒了,刚到被贬戍的地方,就上书朝廷,大骂蒋琬无能费祎无耻,诉说自己的冤屈。

这封信不知道后主看到没有,但是处分很快就来了。

命令当地官员收押大嘴巴的杨仪,据说杨仪在狱中自杀了。

据说而已。

其实即使没有诸葛亮的安排,大概率杨仪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担任要职。

毕竟他刚刚杀了魏延,对死了的魏延极尽侮辱之能事,人家魏延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和杨仪的矛盾,从来没说过也没想过要去投奔魏国。

后主传中对魏延的定位也是和杨仪不和,从没提及魏延是谋反。

就这样,因为私怨,杨仪杀了魏延。

《三国志》上说:延善养士。

魏延在军中几十年,必定有一帮自己的铁杆。

如果再让杨仪担任要职,那些和魏延交好的将士必将人人自危,不知道杨长史会怎样对自己,但是杨长史一定会对付自己的,杨仪在高位必然军心不稳人人思危,小小蜀国经不起折腾啊。

后主对杨仪其实不错,他一死他媳妇就被赦免回到都城。

后主也未必不想重用杨仪,只要他能他隐忍,大约后期还是会被重用的,但是杨仪明显太性急。

一年前杀了魏延,带兵回成都时,杨仪找都尉赵正给他摇过一卦,得了一个风火家人。

杨仪很不高兴。

这个卦的前三爻说:

初九,闲有家,悔亡,在家里也要防患于未然。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在家里做做饭,做做吃播,挺好。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在家里整天也叨逼叨怨气朝天不好。

只要熬过最黑暗的时候,才能迎来六四的光明:富家,大吉。

显然杨仪没有那份耐心。


文:薛白袍

相关文章

  • 诸葛亮死那年,刘禅杀了三个人之,暴躁的代价

    蜀汉建兴十二年,魏延做了个梦,梦到头上长角。 他去请教解梦大师赵直,赵直告诉他: 将军啊,头上长角是好事,只有麒麟...

  • 第三十一章太监揽政士子受戮一朝荣耀尽归黄土(二)

    《三国志》曾有记载,诸葛亮称赞刘禅“智量甚大”。连智慧的化身诸葛亮都这么评价刘禅,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我们传...

  • 闲侃《三国》88-90

    闲侃《三国》之88:知人善任先识人 刘禅虽然不学无术,但他懂得谁才是自己可以依靠的力量。对于诸葛亮,刘禅尽管说不上...

  • 杂文|了不起的后主刘禅

    既然要说刘禅,就不得不先提一提诸葛亮这个人。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刘备临终之际对诸葛亮的...

  • 76.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

  • 诸葛亮等谋士不愿当主公?才没那么简单

    诸葛亮等谋士不愿当主公?才没那么简单 诸葛亮辛苦北伐,壮志未酬身先死。刘禅昏庸重用佞臣,很痛心诸葛亮的踌躇不得志,...

  • 【原创】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公元207年,曹操统一北方。这一年,刘禅出生,诸葛亮出山。这一年,袁尚死,袁熙死,还有就是——郭嘉死。 先说说郭嘉...

  • 《出师表》被踢出课本,背后真相让人难以接受,到底谁更“愚”?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就是为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去说服刘禅,不要忘记刘备临终前的嘱咐,要记得自己身上的责任...

  •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出处】 《三国志》。 在三国期间,蜀主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国。刘禅是个胸无大志、...

  • 司马懿

    诸葛亮忠义。刘备托孤时候说了,若刘禅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而刘禅再平庸诸葛亮也没有自立,一生辅佐刘禅鞠躬尽瘁,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死那年,刘禅杀了三个人之,暴躁的代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yw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