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小时候的记忆是片段式的,小学以前的事记得很少,只记得那时候父母经常凌晨两点多就骑着三轮摩托车去邻县的批发市场进货。
凌晨的批发市场人不是特别多,每个车上都只有一个大灯,夜如墨色,肉眼根本看不清楚货物,这时候只能靠运气。
记得有次爸爸进的蛤蜊不新鲜,很多已经张着口死掉了,回到家被妈妈一顿好骂。
童年的时光虽然夹杂着饥饿,贫穷,却因为有爸爸,也觉得幸福。然而,意外却总是出乎人的意料。
父亲的去世给了家里沉重的打击,又贫又穷,还有三个孩子的家庭真是雪上加霜。
这些都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贫穷我极度不自信,走路都是弯腰低头。
我时常不明白,在那么穷的条件下,妈妈为什么还非要生弟弟?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害了我们一家人,父亲为了生计累死,母亲这么大年纪还在赚钱给弟弟结婚,姐姐攒了3年的钱被父母花掉,没有去学成缝纫,成了她一生的遗憾,而我从小就活在仇恨之中,从未感到幸福过。
长大后我才明白,不幸可能是会遗传的。妈妈也是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也是特别的贫穷,写到这,我觉得可能贫穷和不幸都会遗传,就像是我的家族被诅咒了一样,翻不了身。
越穷越生,这是很多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外婆和外公先后生了大舅,二舅,妈妈。
当然大舅最受宠,妈妈就惨了,从小就被外公外婆打。妈妈四五岁的时候就要去挑水,结果进门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桶撒了。
外公拿着很木棒就要打她,妈妈害怕地逃跑,外婆连忙拽住妈妈,就让外公拿着棍子狠狠地打。
现在想想,我觉得外婆应该是那个时候就有精神病,只是因为医疗条件落后,所以才都不知道,才老是祸害别人,听说她年轻时还把她嫂子逼的跳了井。
妈妈虽然一直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却总还是忍不住去讨好外婆,也许这就是一个孩子对于母爱的执着。所以外公死后的许多年,外婆都住在我们家,妈妈有什么话都是告诉外婆,外婆在我家作威作福不说,还骂我爸爸,爸爸就在这种又累又挨骂的生活中死了。
爸爸死后的生活才是真正悲惨的开始,连姑姑都害怕我们去借钱,所有人都躲着我们,爸爸生前玩的好的朋友全都不见了踪影。
自那时起,我就懂了朋友的定义,所以就不愿对别人交心。总算对别人打开了一次心扉,却被伤的太重,导致不想再与人相处。
总有朋友会打着爱你的名义做着猪狗不如的事情,不论男女,却不是所有人。
孩子,成长的路上有痛苦的蜕变,也有温暖如春的友情,但是此刻,我就想让你沉浸在爸爸妈妈的爱里。让我们好好的爱你,陪伴你。也请你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好好的爱着我们,谢谢你,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