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八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解析:
孟武伯问:“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一遍。孔子说:“仲由呵,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负责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求呢,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的仁德,我弄不清。”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赤呀,穿上礼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会谈。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读《里仁篇》的前面几章时,我曾对“仁”这个概念做过一次解读。
在儒家,"仁"的道德范畴中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这些内容,因此,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仁”者,时刻都要在修心修身的路上打磨自己,其中需要克制的私欲和杂念可真的不是一点点那么少。
还是那句话,浮华世间,各种各样的诱惑连绵不绝,财富、名利、权势、享乐。。。。。。,这里面,任何一项都可以将人送入与“仁”相悖逆的万劫不复之地。
另外,人性的复杂多样,人生际遇的各种因缘际会,一个人在此时此境此事能做到“仁”,换一个时间、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对象、换一个状态下,是否还能够做到“仁”呢?似乎谁都不敢保证。
俗话说:做一时的好人容易,但是做一辈子的好人就不容易了。有谁可以保证另一个人的品行一生不变呢?新朝皇帝王莽,在篡位称帝之前,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可是最后却因私欲膨胀,先是把持朝政,后来取而代之。前面几十年留下的美名,全在篡位之后被当做是虚情假意的道德伪装。
古语又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之人面不知心。只看表面的表象,我们又如何能判定一个人是否是好人呢?就像那些拐mai妇女儿童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多人都是很和蔼的,可是最后还不是干出了那些十恶不赦的混蛋事。
所以一个人到底算不算“仁”,谁敢保证呢?谁又敢下定义呢?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一直回避孟武伯提出的疑问。一方面“仁”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孔子是不会轻易用这个美誉来赞美一个人的。另一方面大概就是因为“仁”的可变性,是在不能轻下论断,恐有误导他人之嫌。
但是,这段话因为孔子的回避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
孔子虽然不能肯定的说出自己的弟子是否“仁”,但是他能很准确的说出自己弟子的才能,这一点也是很难能可贵的。
世人都说孔子教育弟子用的是“因材施教”,有什么可以做凭证呢?这一章或许就是一个侧面反映的点吧!
孔子能对自己的弟子的能力做一个如此详细的讲解,证明他真的是很了解自己的弟子,如果说知道弟子的能力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不奇怪,但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规模下能够使用都可以列出来,这应该就需要很深的了解和很细致的观察了。
所谓“知人善用”,或许也不过如此吧。
“之乎者也”告诉我们,当别人向你了解一个人的时候,肯定自己足够了解的点,并给予合理的评价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轻易去论断别人的品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取人的出发点,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了别人的判断,毕竟,好人还是坏人,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去了,就不太容易取下了。万一我们自己的认知有误区呢?是否对人不太公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