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发展简史

作者: 纳兰少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3:22 被阅读1次

    工业时代的开端在于生产行为的集中化。福特主义、大规模制造与泰勒主义的本质都在于持续提高集中化生产的执行效率。

    这种集中化体现为大型工厂的生产形式,统一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成品。福特公司在少数几家工厂内即生产出享誉全球的汽车。这些工厂吞入橡胶与钢材,吐出的则是亮闪闪的崭新车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供应链迎来了发展中的第二阶段——企业开始以集中化方式管理金融事务,而非生产活动。通过向供应方处申请优惠条件,企业能够从银行手中获得廉价的资金来源,并将其分配至其它各方(例如发展中国家的小型企业)因资金成本更高而无法涉足的各区域性市场。

    供应链发展的第三阶段体现为风险集中化。他们的基本思路在于,通过利用对冲基金即可彻底抵消风险的影响——因为所有的资金资源都被集中掌握在其手中。如此一来,如果投资中的一部分发生萎缩,那么另一部分则必然上涨。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些大型企业还仍然认为自己能够以无风险方式掌握海量资金。然而,集中化机制的起效前提,在于系统本身未遭遇大规模冲击。如果对系统施以强大的冲击,则会造成连锁性的灾难后果——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最直接的体现。如今,供应链行业占全球 GDP 总量的三分之二(全球约 54 万亿美元),并为世界上的大多数民众提供工作岗位。

    该行业中的各主要低效因素皆源自相对较高的集中化程度。最大的参与方(例如沃尔玛及星巴克)凭借着自身控制的巨量购买力,强势要求供应方为其提供优惠条件。

    这意味着越靠近供应网络边缘,参与者们获取现金的难度就越大。他们必须向大型企业提供优惠条件,且往往难以从资本持有方处获得贷款。然而,边缘又是最具潜力的位置,在这里存在着最显著的增长性差异。

    举例来说,非洲的小型咖啡农户无法扩大其种植规模,因为他们必须为进出口公司提供优惠条件——包括为咖啡豆烧烤企业给予优惠,而此类企业又需要在星巴克面前低头。星巴克能够以 3% 的利率拿下 10 亿美元贷款,而非洲咖啡农户则只能以 20% 的利率获得 500 美元贷款。此后,星巴克可以轻松完成投资额 100 万美元,且具有 10% 预期回报率的项目 ; 相比之下,咖啡农们甚至无法获得足够的贷款来扩大自己的农场规模。而即使可以,他们所得到的收益也大部分被贷款利率所榨干。

    最终结果是,所有资本都被掌握在星巴克手中 ; 但后者使其增值的能力实际相对有限。而小型农户虽然拥有更高的增值空间,却得不到最急需的资金资源。

    这种集中化处理方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确实能够起效。但对于稳定度不高且快速变化的环境而言,反而是规模越小、集中度越低则适应性越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济适应性”。在当今世界中,供应链中的规模化经济已经遭遇严重的收益萎缩问题——甚至更糟。

    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供应链发展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br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