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疯人说》有感:精神病院的万花筒

《疯人说》有感:精神病院的万花筒

作者: 浅阅一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8-31 22:09 被阅读0次

       一部关于精神病医院记述各种不同病症患者的“精神世界” 。

       看完脑海闪出两个成语:千人千面,万千世界——精神世界的万花筒!

       从未想过这两个成语会有一天让我用在“精神病院里面的患者”这一群体上,但细细品味,它们确实能以独特的视角揭示这一特殊群体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精神病并非单一的病症,而是有着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每一种病症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宇宙,里面藏着患者独有的故事、情感和体验。有的病症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恐惧与绝望,而有的却能在混沌中绽放出纯粹而简单的快乐。

       精神病患者或许在外界眼中是“异类”,但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却可能是最真实、最纯粹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知。

       不禁思考:究竟何为正常,何为异常?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标签和分类的社会中,常常不自觉地用“正常”与“异常”来界定他人的行为、情感和思想。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世界的感知都是主观的,都受到自身经历、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他人,可以不理解,但应学会给予对方尊重。

       林奕含说“人对他人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然而,在《疯人说》中,却看到了共情的力量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成为连接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患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心理学专业所要求的极致共情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医生们不仅要用专业的知识去诊断疾病,更要用心灵去感受患者的痛苦、恐惧、迷茫和渴望。他们通过倾听、理解和接纳,逐渐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即使是最孤独、最绝望的灵魂,也能在理解与被理解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力量。

       当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偏见和成见,去倾听、去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时,便能建立起更加深厚和真挚的人际关系。当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时,便能够更加宽容和包容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故事最后部分,展现出了网暴社会的现象是多么的可怕,人性是复杂的,人性中隐藏的恶与偏见。在网络的匿名下,许多人往往以个人的视角去评判他人的是非对错,把自己当作正义的使者。然而,这种所谓的“正义”只是基于片面的信息和个人的情感倾向,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网络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也暴露了社会在道德和法律层面的缺失与不足。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不能仅凭表面的现象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善恶。

相关文章

  • 疯人说有感

    谢必真的是让我意难平啊,对快乐如此敏感的人,却依然因为世俗的谴责,“正常人”眼中的正义活活逼死。一个人说的不是正义...

  • 读《疯人说》有感

    下班的路上耳机里随机的音乐突然响起了《你的答案》这首歌。 低着头期待白昼,接受所有的嘲讽,向着风 拥抱彩虹,勇敢地...

  • 随笔 | 深渊

    最近没有看书的欲望,只是偶尔翻上几页。 在看《疯人说》,一本精神病院医生的手记。 我突然意识到,我总在探索那些“不...

  • 《疯人说:精神病院医生手记》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花了五个多小时看完了后半本书。结束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眼睛痛,心也痛。 书里昭示了人性的丑陋。黑羊效...

  • 《疯人说:精神病院医生手记》

    给大家推荐一下穆戈的《疯人说:精神病院医生手记》中的一章:双重人格。 书的内容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改编,每一章都是独...

  • 书评||疯人说 精神病院医生手记

    对心理学偏爱的我,也会主动选择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看。总能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思考,读得太深入了,会觉得似乎那...

  • 《疯人说》

    跟之前看过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本书有点像,只是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只能看前两篇,觉得很可惜。 读书以明智,这句话...

  • 疯人说

    这两天听这本书,总是带动着我莫名想哭,我可太难受了 奇素一个人保护不了让众人害怕的谢铋,就因为谢铋的父亲是杀人犯,...

  • 疯人说

    今年读的第8本书,有些汗颜,却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疯人说

    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朋友推荐,于是加入了书架。一直对心理,人性挺感兴趣的,总想弄清楚它们。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疯人说》有感:精神病院的万花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df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