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第一天实践早睡,10点上床,却到12点才入睡。10-11点躺着睡不着;11-12点处理睡不着之后的愤怒情绪;12点后回归平静后渐渐入睡。
10-11点睡不着的直接原因是光线。
我有我的计划,阿蔡另有计划。我上床后阿蔡还在静悄悄地玩他的爱好,但我一直能够感觉到那明亮的射光灯。
到了11点,我依然醒着,我意识到我的早睡计划已经泡汤了,一股愤怒地情绪涌上心头,并且怒火最终落在了阿蔡身上,我对他吼道:你不睡觉,让我也睡不着!
他见我怒气冲冲的样子,赶紧关灯钻进了被窝。
可是我的愤怒并没有因此消散。
我想到这个打碎了罐子——泡汤了的早睡小目标,内心无比懊恼。
我想到不能早睡,可能就不能早起,不能早起,可能就没有时间写演讲稿,没有时间写演讲稿,可能就搞不定后天的演讲。
我还隐隐约约感到后脑勺的神经刺痛,甚至牙龈也有肿起来的迹象,很可能就是睡晚了引起的。
我越想越生气,我不能接受“早睡已然不可能”的事实!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没有能够早睡!不,是因为阿蔡!
在我义愤填膺地盘算着早睡泡汤的前因后果时,阿蔡已经在我旁边打起了呼。
我的怒火上仿佛又浇了一把油,我转过头,对着睡着了的阿蔡大声说:以后你要熬夜,请去你的小书房。怕冷开空调,不用担心电费。
阿蔡被我震醒,回了一句:哦,没事,还有你送我的暖风机呢。
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对阿蔡发火没有什么道理。我之所以对阿蔡愤怒,是因为我希望阿蔡主动配合我,而他没有主动配合我,我便使用生气使他屈服。
后知后觉后,我停止了对阿蔡地发难。
然而,我的怒火并没有就此消散。我发现我还是很在意我没能早睡这件事,我把从阿蔡的愤怒转向了自己。
在那个当下,我没能意识到在我看重早睡这件事的背后,我有这样一个认知:目标一定要被实现。如果目标不能实现,就失去了意义。
尽管如此,我问自己:下一步我该做什么?
我选择了转移一下注意力。我拿起手机,在淘宝上给星雨买了一套喜气洋洋的新年服。我感觉好多了。
我决定不再去想那个摔碎了的罐子。接下来,我需要尽快入睡。
这样又过去了20分钟,我还是没有睡着,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督促我:快睡,快睡,错过了11点,不要再错过12点了。一定要在12点之前睡着。
然而,越是希望,越是担心;越是担心,越是清醒。
终于12点也过去了。
这时,我反倒无欲无求起来:就这样吧,我接受——我接受无论何时睡着,我接受哪怕瞪眼至天明,明天再作明天的打算。
我睁开眼睛,借着窗外路灯昏黄的灯光,我认真地打量着天花板。我感觉我的眼皮越来越沉,不知过了多久竟睡着了。
【反思】
我的愤怒基于两个认知偏误:
1、
认知:他人应该主动配合我的需要
需要:我需要阿蔡在我上床时关灯睡觉
事实:我的需要未满足
情绪:愤怒
2、
认知:目标一定要被实现/目标如果不能被实现,就失去了意义/目标唯一的意义就是被实现
需要:我需要达成目标
事实:目标没有达成
情绪:担忧、愤怒
【洞见】
1、目标不是目的,在每个当下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才是唯一的目的
2、目标存在的意义不是“自我实现”,而是“校准行动”。
第一步:聚焦目标 开始行动
第二步:检视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差距
第三步:保持/调整行动
3、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接受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可能性
【下一步行动】
保持:10点上床躺着
调整:请求阿蔡10点半之后在小房间玩耍
无意中发现,我的复盘四步:“观察、反思、洞见、下一步行动”与复盘技术的四步:“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高度吻合。甚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