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编辑有限,只是摘录了部分内容)
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https://mp.weixin.qq.com/s/YsRGYxe6cPYGNyeUMmjMNg
作品展示:
学完《木兰诗》,谈一谈你对女性力量的理解并向学校广播站投稿。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梳理文章情节内容;
2.品味细节,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
3.联系现实,感受人物魅力和家国情怀的意义。
预习先行
早读预习【诵民歌】:让学生有节奏地齐读文章,并梳理重点字词和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大致内容。
设计意图:《木兰诗》是一首民歌,它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通过打节拍的方式朗诵,激发学生兴趣并有利于他们记忆。
二、情境导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1288/82bd37c2e34d5d96.png)
设计意图:花木兰作为古代女性,学习她身上爱国爱家,勇敢无畏等优良品质,旨在让学生通过木兰去思考女性力量。设计学校广播站投稿的任务情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任务一【理主线】梳理情节,画面取名
通过题目可梳理和补充全文的情节图为:停杼叹息图-替父从军图-黄河思亲图-征战沙场图-回朝辞官图-还乡团聚图
任务二【品形象】小组合作,品味形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1288/144cb26484186676.png)
任务要求: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情节图,并结合原文谈谈你读到了怎样的木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读文章,在细微之处理解人物形象。
学生生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发现也带给我很多惊喜,他们既关注到木兰女英雄尽忠的一面,也关注到木兰女儿家柔情的那一面。
如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读出她的英勇无畏;
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中读出她的淡泊名利;
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读出她的孝顺爱家;
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读出她的爱美活泼;
从“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读出她的恋家思亲……
通过细品文本,让学生想象当时木兰的心理,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兰不只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巾帼英雄,她更是孝顺的女儿、是乖巧的妹妹、是慈爱的姐姐……她既能坚韧刚毅又能柔情似水,她既爱家又爱国,她既尽孝又尽忠。木兰作为一个古代女性,她身上的精神非常可贵,因为在很多古代作品中,女性要么是如林黛玉般柔弱,要么如母夜叉孙二娘般强悍。
任务三【悟精神】对比阅读,体悟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1288/66b3b131c9e8dfc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