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名神经病、精神病学专家,身为一名二战期间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经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开创了心理学上的意义疗法。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被关押进集中营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收容阶段
2、适应阶段
3、释放阶段
收容阶段,显示出的是惊恐。
作者随1500人被押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家列队经过一名党卫军高级军官,军官漫不经心的左右指点,把人分成两队。后来得知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判决,经过这次判决,大约90%的人将从火车站台直接行进到焚烧室。
一位之前被关押进来的狱友告诫他们,如果有可能,每天刮脸,不论是用锋利的玻璃,还是用最后一块面包换刮脸用具。只有如此,才能看起来更年轻。想活下来,唯一的办法是,看上去能干活。
集中营经常有人员转移到其它地方,往往被选中的人,会被送到毒气室、焚烧炉,大家会千方百计把自己或朋友的名字替换掉,以求得多一丝的生存机会。
囚徒们在经历恐慌的第一阶段后,就已不再惧怕死亡,就连毒气室都不怕了,毒气室至少可以使他们免除自杀的麻烦。
适应阶段,一个表现相当冷漠的阶段。
在这期间,感情进入一种死亡状态。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是这一阶段心理反应的表现,这些症状最终会使他们对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由于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这是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前途渺茫,所有的努力和感情都投入到保全自己生命这件事上。
在囚禁期间,供应极少的且热量极低的食物,当皮下脂肪消耗殆尽时,囚徒就像一层皮和破布裹着的骷髅。身体开始消耗我们的生命,慢慢消耗自身的蛋白质,肌肉也在逐渐消失。身体的抵抗力越来越差,棚屋里为数不多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大家都能准确地推断出下一个会轮到谁。
作者提到在集中营中的一条生存建议:被人问到,就要实话实说,没有问到的,就不要说。
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们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
释放阶段,从紧张不安到彻底的放松,但要说高兴得发狂就错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得到解放的犯人最初的感觉叫做“人格解体”。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可能。也感受不到快乐,因为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需要慢慢重新培养。
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着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这种危险就是心理的减压病。正如潜水员突然离开潜水舱会损害他的身体健康一样,犯人突然从高度紧张的集中营得到解放,也可能遭受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损伤。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意义疗法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找到他生命的意义。
人对于意义的追求会导致内心的紧张而非平衡。不过,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一个目标就足以增强战胜疾病的内在力量。
集中营里的囚犯满心期待和亲人团聚,使许多人获得生活下去的勇气。而那些失去生活下去勇气的人,往往很快结束了生命。勇气一旦失去,几乎就不可能挽回。
一名年迈抑郁的的老人,找到作者,说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
作者问这位老人:“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
“啊,”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
作者马上回答:“你看,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他没再说话,摇了摇头,悄然离开了办公室。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想到一个故事,忘记从哪里听来的了。讲的是一个养老福利院,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抑郁生病去世,后来给每位老人发一只宠物小鸟,每人都要每天定时喂水、喂食、遛鸟。很快,老人们的状况得到改善。
说来也很简单,老人们原来生活在养老福利院,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责任,只是在简单的延续自己的生命。有了一只小鸟,每个人身上就有了每天要做的事情,有了牵挂,有了责任和生活的意义,随之精神状况、身体状况即大为好转。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