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王延平 || 信仰与世界观(2)

王延平 || 信仰与世界观(2)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07:12 被阅读16次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信仰与世界观”一节中写到:人的信仰来自其文化环境。欧洲人大概认为上帝应该是白人,非洲人则相信上帝是黑人。印度人更容易成为印度教徒,生活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人大多会信奉基督教。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的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比如: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兄弟姐妹?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对待我们本人?如果说世界是大宇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孩子对所谓神性的了解,往往来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满爱心,悲天悯人,孩子们就会相信上帝充满爱心,普渡众生。这样,即便到了成年,在他们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时一样,充满爱和温暖。从小得不到关心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和周围的人充满戒心和敌意。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我们无法超越自身文化、父母乃至童年经验的影响,我们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我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我们就像寓言里去摸大象的瞎子,没人知道这个巨大的怪物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

要建立起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信仰与世界观(2)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信...

  • 王延平 || 信仰与世界观(1)

    人们的世界观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相去甚远。患者的心理问题,常常与世界观有着密切关系。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

  • 王延平 || 成长与信仰

    《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是“成长与信仰”,心理学家派克通过“信仰与世界观”、“科学与信仰”、“婴儿与洗澡水”等多个...

  • 王延平 || 科学与信仰

    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与世界观。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

  • 核心2群3组2018.7.9耿艳菊阅读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 信仰与世界观 一个人的信仰与世界观,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意识层面。 我们的信仰与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

  • 王延平 || 爱与独立(2)

    妻子的意义和价值,是尽可能满足她自己的需要,尽可能使她自己的心智获得成熟。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与独...

  • 王延平 || 爱与自律(2)

    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自律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

  • 王延平 || 意识与康复(2)

    在 “意识与康复”一节中,派克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意识与康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派克写到:弗洛伊德第一次...

  • 少有人走的路 十

    信仰与世界观、科学的信仰 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

  • 王延平 || 懒惰:熵与原罪(2)

    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

网友评论

  • 7d9d3e4f54e1:要建立起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
    所以懂得越多,越知道在浩瀚宇宙中自己懂得太少😄

本文标题:王延平 || 信仰与世界观(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e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