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可爱可亲的父母:请不要代替我做决定

致可爱可亲的父母:请不要代替我做决定

作者: Vaahoo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22:54 被阅读0次
致可爱可亲的父母:请不要代替我做决定

小明,一个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可是近来脾气却十分暴躁、易怒,有时候甚至会乱丢东西。他的妈妈十分苦恼,却不知道自己做错在哪里。

原来,小明妈妈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上列举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她也想通过训练,把小明教育成一个自控力强的孩子。

于是,她便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起小明来。小明想去足球场踢足球的时候,她让小明先把课文背一背,结果后来下雨了。小明想买一本课外书的时候,她让小明先考个九十九分,最后小明考了九十分,书又没买成。晚上放学想看动画片,她让小明先把作业背完,当天的课文背一遍,把考试错的题目再抄一遍,结果晚睡时间到了,小明又没看成动画片。久而久之,小明就变得脾气很奇怪。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棉花糖实验"其实有两个相关实验。


最早的“棉花糖”实验是这样的。

"上世纪60、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 招募了几百位四岁的孩子参与实验。研究人员把他们带进房间,房间里放着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结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棉花糖”实验后,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在“棉花糖”实验之前,将孩子分成A、B两组,让孩子们用蜡笔和同事一起画画。

同时告诉孩子们,“有两种选择,现在使用旧蜡笔,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并和孩子们道歉,解释说并没有新蜡笔。

接着,又重复一遍实验,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得到再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道歉后, Kidd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教育环境就好像土壤,土壤的养分也会对教育果实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可以看出,“通过延迟满足感来培养自控力"是两个实验的核心之一,但是不要忽略一点——延迟行为是出于孩子自愿还是父母强加的愿望,这也是小明为什么脾气变得越来越怪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小明妈妈的不履行承诺,小明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延迟满足的快乐——他愿意延迟满足的唯一理由。久而久之,在小明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延迟的要求是个骗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最后,在被要求延迟享乐的时候,小明不自觉就会暴躁,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明明知道是假的,我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的疑虑。

这就是我给你画个饼,你要去争取这个饼,但是并不告诉你,你为什么要争,只是单纯浮于表面,最后这个饼还只是个虚幻。你说在这个情况下,孩子能有良好的自控力吗?

教育过程就像演员跟导演的关系,父母是导演,孩子是演员,想要出一部好戏,演员不融入情景,能演出真情实感吗?而这需要导演去讲戏、去引导。

这就是引导孩子去明确益处、自主选择,而不是霸王硬上弓、只顾画大饼。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是啊,教育要从爱出发,是设身处地,是感同身受,而不是"你应该","我是过来人,这样做最好。"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是不可或缺的,让孩子站在选择题前,自己去选择。父母的选择不是绝对正确的,独立思考才是孩子以后安身立命的宝物。

孩子总会长大,他总会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并不能陪他一辈子。如果只是强硬地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就算这个愿望是出于好心,孩子也只是麻木执行,并不懂得其中衡量的学问。就好像有的学生只是背下这道题的答案,换个问法就不知道怎么解了。这到了真正的考验中,他们能找到最优解吗?

人生大局中也有很多分岔路口。当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继承父母以往的经验,用父母的答案做选择。但是时下社会变化万千,以往的经验就适合这个社会吗?

不一定。比如以前观念是工作要找个铁饭碗,但是现在竞争激烈,而且人工智能逐渐崭露头角,就算有个铁饭碗,也并不能保孩子一世安稳。这时候就更加凸显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重要性了。

所以,父母们,纵然有美德急于传授,也要多点耐心,不要掉入"揠苗助长"的陷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不应以"爱"之名绑架他,而是要像根风筝线,牵扯着风筝,

"我引导你思考,但人生的舵在你手里。"

相关文章

  • 致可爱可亲的父母:请不要代替我做决定

    小明,一个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可是近来脾气却十分暴躁、易怒,有时候甚至会乱丢东西。他的妈妈...

  • 父母如何摆脱孩子的“绑架”?

    要想摆脱孩子的绑架,你必须学会不要过度养育。 什么是过度养育呢? 就是父母总是过度保护、过度帮助、代替孩子做决定等...

  • 有一种泄气,是父母觉得你不行

    孩子在努力,请父母不要给孩子泄气,致天下所有的父母。 请允许我以自己为例子来阐述我的观点。我天生不是那种聪明孩子,...

  • 班主任给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致亲爱的同学们: 你可以喜欢王滨的可爱,但请不要喜欢可爱的王滨,你可以喜欢周晓的古怪精灵,但请不要喜欢古怪精灵的周...

  • 一位优秀高三老师对早恋的完美解读

    致亲爱的高三一班的同学们: 你可以喜欢王滨的可爱,但请不要喜欢可爱的王滨,你可以喜欢周晓的古怪精灵,但请不要喜欢古...

  • 一位高中老师给早恋学生的信

    致亲爱的高一五班的同学们: 你可以喜欢王滨的可爱,但请不要喜欢可爱的王滨,你可以喜欢周晓的古怪精灵,但请不要喜欢古...

  • 8月2日,星期四,晴

    “代替孩子思考”对孩子有什么坏处呢? 容易埋没孩子的兴趣点 如果父母总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不能...

  • 发人深省:一位优秀班主任给早恋学生的忠告!

    致亲爱的高三一班的同学们: 你可以喜欢小明的可爱,但请不要喜欢可爱的小明,你可以喜欢小丽的古怪精灵,但请...

  • 不要吝啬你对孩子的赞赏

    一 请不要代替孩子谦虚 自己谦虚是好事情,但是父母总是代替孩子谦虚就不是好事情了。 对于孩子而言,尤其对于3-7岁...

  • 我的可亲可爱的job

    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每一个老师都那么可亲 申请寝室, 交电费需要顶班, 寝室热水器。 像今天,就让我先撤回家。 啦啦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可爱可亲的父母:请不要代替我做决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es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