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紧迫感,而且像已经“来日无多”那种,所以不由得老想想要做的事儿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想得清楚了,才会全力以赴开工,那样也不太容易放弃。
而对于在简书写文,甚至日更,我在《很难取舍》一文里说:
“理想情况下,我想写的是既对自己有用,也对别人有用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份意义,我怎么可能那么奢侈地投入时间呢?”
再看看几位日更榜大咖的情况,加上几位友友的文章留言,今天我觉得突然想通了。或许简书上写文,想达到我那个目标基本上也算个妄念(原因如此......这般......省掉200字)
那为什么还要在简书写?昨天的四问也有了答案不单止,还让我想起了所谓学习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写出来,最起码可以在中间两个阶段让自己更加清楚些,因此公开写文的好处也是很明显啦。
总结说来,我还是先进入自嗨模式吧,干就完了。
当然时间不够仍然是个问题,大概想了缩减、解耦、降频三招,希望再重新找到平衡点。
缩减:缩减维护的平台数量;
解耦:主动适应平台的风格;
降频:降低内容发布的频率(<5次/周)
对于不同的平台,有这样的考虑:
之前是先在简书写,然后复制到其他渠道,没有再排版,没有精修,这样有时文章格式难看,内容的链接都丢掉,时间匆忙时甚至没有复制,系列文章中就突然缺了一章。以后会先在为知笔记里集中写,然后分发。近阶段的设想如下。如果时间有冲突,按优先级舍弃。

这么一想,简书顿时不再是“牛夫人”,还是我眼里的小甜甜。所以,她也还是会喜欢我的吧?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