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一生。因为缺少实践。甚至我们连这个道理也懂,但就是做不到践行,因为我们真的很贪婪。
我们生怕错过一些看似是的机会,生怕割舍掉内心的骄纵,生怕失去重塑自己时,不得不丢弃的舒适感。
就像之前的我自己。
之前的我,从来都习惯眉毛胡子一把抓,众多事情中,理不出重要和紧急的排列顺序,同时进行,自己弄的疲惫不堪,每个也只做到勉强60分。
因为我总是担心会错过什么,至于那“什么”到底是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昨天,我第一次说服自己,践行了“聚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完剽悍行动营之后,我对这个社群特别有好感。一方面因为社群运营本身的亮点,一方面因为它真的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
所以,面对新一期的运营招募令,我心痒痒了好久。很想参与。
我是这样想的,越参与越优秀,那里一定有我特别想认识的人,那里一定可以给我更多动能。不参加,损失大了。
但是,说好的聚焦呢?说好的专注呢?我强迫自己把躁动的心冷静下来,客观评价了自己的现状。
我,一个和老公异地二胎宝妈。一天本职工作时间是早九晚五,但一般会加班,时间不固定。下班后陪孩子做家务时间一直到晚十点。早上七点二十分以后,正式开始一天的奔波。算下来属于自己的时间是11个小时。
去除必要的休息时间按7个小时算,还剩4个小时。午间吃饭时间半小时,那就只剩3.5小时。
这宝贵的3.5小时,如果再参与其他活动,我还能为写作打磨留下多少时间?
很多事情,就怕精打细算,一算就真相大白。
最后忍痛决定,不参与。
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企图用肢体上的勤劳行动制造出的虚假繁荣,去代替本该沉下心打磨技艺时的孤寂和隐忍。
我们貌似得到了很多,但那是表,本呢?
本是要靠时间去打磨的,他很大时候不会给人们即时反馈,因而那过程显得分外难耐。
但正是这样的时间考验,从最初的千军万马中,过滤掉很多耐不住寂寞的筑梦者。让幸存者的成果熠熠生辉。
如果错把表象当本质,到头来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有一种视角,你认为的表象,是他人追求的本质。比如我认为,如果没有好产品,光学运营无异于舍本逐末。但对很多已有优秀品牌的人们来说,苦学运营肯定是当下最需要的。怎么解?
仔细想想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客观评估自己目前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什么?想明白这两点,做决定就不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