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145号消零专题征文读书•写作•遇见
读书||《万寿寺》:庸俗与热爱,诗意与希望

读书||《万寿寺》:庸俗与热爱,诗意与希望

作者: 莫谖兮 | 来源:发表于2021-10-14 14:23 被阅读0次

    《万寿寺》是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现实与虚构两条线并行,给读者同时展现了一个魔幻有趣的虚拟时空,和一个压抑无奈的真实世界。

    1.故事本身

    小说以《红线传》为蓝本,主要写“失忆”的主人公走进万寿寺,开始阅读《红线传》,肆意发挥了他的想象,对故事的走向、结局、人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设想,他写出了一种故事无限种可能,然而每个可能都无疾而终。主人公慢慢找回了记忆,他创作的故事,也无法继续下去了。

    王小波说:“故事就是故事,不该有寓意。”他在书中设定了这么多种故事,却并不想让读者感受到说教的寓意,他认为这样并无意义。

    是啊,人生已经有那么多身不由己了,他又何须干涉别人的选择?故事就只是故事,人,也只能自己选择一生的道路。故事还可以重新开始,人生,却永远只能直面绝境。

    2.学院派与自由派

    在重复叙述薛嵩与红线的故事中,王小波逐渐引入学院派与自由派的矛盾点,故事中的老妓女被称为“学院派”,她按规矩做事,哪怕处处不如小妓女,也要捍卫属于自己的威严。相反地,小妓女被归为“自由派”,她被迫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她没有能力挣脱,也改变不了别人,于是只能放纵了自己,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是,她其实又能做什么呢?

    书中说:“所谓自由派,就是不能忍受现状的人,学院派则相反。”

    那么,选择忍受,或者不忍,都不过是“故事”中一个分叉口而已。

    当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时,其实已经被选择所束缚。

    当我们被选择束缚,我们已经在面对庸俗。

    所谓“自由派”,不过是做出一种新的选择。这实在是个庸俗至极的故事。用这样庸俗的故事阐述一对“诗意”的矛盾,大概,是一种独特的幽默吧。

    3.诗意与庸俗

    小说后半段,主人公逐渐恢复了记忆,清醒的头脑让他感受到自己身处的真实世界,这个他谈不上多喜欢的真实世界。也因此,他不知道薛嵩与红线的故事该何去何从,他多想编织一个诗意的梦,然而,结局似乎永远是庸俗。

    现实世界的人,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哪有人能真正地当一个“自由派”?我们可以一次次地重述故事,来构建理想中的诗意世界,现实,却永远吝啬于施舍我们这样的机会。

    于是,一切都只能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4.爱与希望

    王小波在最后一章写道:“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他最后走进了长安城,却没有留在长安城。

    这是王小波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妥协,他明知现实是庸俗,却只能置身庸俗,人,毕竟还要生活。但同时,他也给自己留下了一座理想的长安城,那是他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他可以爱,可以笑,可以拥抱希望,还可以留住诗意。

    我们年少时,都是一张白纸,谁不想单纯地活成理想中的模样?可是,当我们一点点接触现实,白纸上的笔墨,已不是全部能由自己掌控了。

    我们都走向了庸俗,而区别在于,有的人可以享受留存的诗意,而有的人,则将记忆中的诗意永远埋葬。

    这就是王小波,看尽世事的荒诞无常,却仍要去爱,仍要狠狠地去爱。这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智慧,再加一点豁达,或许,还要有一点运气。

    很多时候,庸俗的可能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万寿寺》:庸俗与热爱,诗意与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fu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