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迷茫是未来未知的选择方向: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回从事什么工作
嗨,朋友,你是否有过迷茫?从小时候的渴望长大,到初中时期的叛逆梦想,再到高中的短暂目标,大学的几年接着迷茫。也有的早早辍学,可能迷茫更大,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当我每天上班下班,穿梭于北京地铁的各个线路换乘,看着诸多跟我一样北漂的男男女女们,除了无奈,还有感同身受!
于是乎,你开始经历各种各种的职业,有饭店的服务员,传菜员,到销售岗位,文职工作,有的甚至去工地搬砖,还有的混迹于职场,内卷,被内卷。
在中国,35岁是一道坎儿!尤其是公司职场。
而35岁后选择的工作十分有限,岁数大了后,无非是保洁和保安。在现实生活中,保安和保洁永远都是大爷大妈的人从事。所以呢;
人永远不会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论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都一样。有人十八岁就知道自己应该从事文学或者数学,有人八十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或者干脆觉得就该混吃等死什么也不做,所以“知道”从来与生理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而只与“认知年龄”相关。
认知年龄并不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去突破,那么就算年纪再大也依然还是不知道。
有人不以为然,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什么没见过,怎么还能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这正是第一个认知局限,也就是认为自己知道了,而实际上并不知道。而恰恰是因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于是就进一步的认为没有那个必要去进一步探索,只要这一步迈不出来,你就永远还是不知道。好比看到别人骑车,双手扶把两脚蹬着就走了,于是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如何骑车。有人问你学过骑车吗?你会说,骑车那么简单的事还用学吗?看两眼不就会了嘛!于是,这辈子你也不会骑车,当然你也不可能真的“知道”如何骑车。
回到题目,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局限,你的思想偷懒了,试图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过分的简单化,简单到可以不用脑,看到自己28岁,去查一下对照表,看看28岁的“首要大事”是什么,然后就去做……如果人生如此简单,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渡过”他呢,应该叫“出溜”了吧?那也不能叫“生活”,最多算是“活”吧?
当然了,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那个问题,既然认知年龄不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呢?

所谓明道若昧,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吃饭的时候想工作,工作的时候想吃饭,最后什么也做不好。与其如此,倒不如吃饭的时候只吃饭,工作的时候只工作,吃饭的时候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饭菜上面,体会饭菜的酸甜苦辣,工作的时候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面,把他们做好,做到极致。于是吃饭也香了,工作的业绩也上去了。
做事就像登山,你站在山脚下永远也想象不到山顶的风光,现在能做的只是向上攀登,上一阶就有一阶的风光,这时你能想象到下一阶的风光,这就是吸引你攀登的“正反馈”。登上一座山,你会看到更高的一座山,哪一座山才是最重要的?都不是,攀登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的理解哈,在现阶段做什么那就享受什么,苟活人世,要开心要快乐。那就够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