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第五章中,老子讲了世间万象,躁动不已,天地与圣人却心清神明,始终不偏不倚、不利不害、执两用中。圣人承担自己责任,内观自己不足,就是为了让给自己保持虚空、让生命力更丰盈。因为,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本就是我们共同要承担的责任!圣人守中,就是为了防止躁动和多言——因为,躁动则灭,多言则穷。
第五章讲了三条规律:
规律一:正因为没有仁,即没有私心,才能成就大公无私。
规律二:越是放下,越是空性,造就的世界和成就也越大。
规律三:追求“有”永无尽头,不如先学会追求“空”,反而因应无穷。
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很多人在埋怨命运不好、埋怨家庭和他人,但要知道:上帝给我们眼睛,是让我们内观自己的,所以还是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吧。人生就是一场语言的修行,语言有思维语言、口头语言、行为语言,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做出成绩,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