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单位刚入党那会,一向就比较关注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澎拜新闻就是其中之一,内中有一个名为“私家历史”的版块陆续收录了二十多篇周朝晖写就的关于日本游记的随笔。身为一个重度藏书癖者,其中一篇《日本丸善书店为何历经百余年而活力不减》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真的很喜欢周朝晖的文风,文如其名,恰似清晨初升的旭日般治愈人心。
经年流转,再次见到熟悉的文字是在一本日本游记,书名为《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书中共分四辑:《闲读的余墨》、《纸上的风景》、《私家日本史》以及《草木皆文章》,所收录的39篇习作均来自作者多年旅居日本期间积累的点点滴滴,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邂逅与感铭的人和品尝过的美食。
在前两辑中,作者通过温婉动人的文字将一个充满书香馥郁的日本社会向读者娓娓道来。其笔下不止有仅靠出售限量版文具套盒便能大发横财的百年书店,还有毕生对“食”与“色”有着拜物般崇拜的名作家谷崎润一郎。这是一个对中国人很友好,对中国菜也很热衷的可爱老者,也是我比较熟悉的日本作家之一。在他的代表性作品《阴翳礼赞》中,真实还原了如下美食场景:“光线、漆器、酱油、米饭、豆腐、山药汁,彼此之间幽暗明亮的衬托写的浮想联翩。”文字中充斥着十足的画面感,更不乏音乐感和节奏感。
古往今来,文人写美食本身就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苏东坡、陆游、袁枚、汪曾祺、梁实秋等大家,他们用文字写就的美食令人一看就足以产生一种望而生津的欲望。对文人来说,美食不仅可一饱口腹之欲,更是舌尖上的享受,是热爱生活的态度。用一句有些矫情的话来形容就是: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之前有朋友推荐我看了2015年B站上很火的一部日本纪录片《京都人秘密地欢愉》。在我看来,京都可算得上日本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里面不仅有随处可见的四季美景美食、百年老店铺、手工艺传承,更不乏对当地风俗、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有着细致入微的体察。更在细微处直击人性,比如京都人在待客方面上的“虚伪”以及“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观念在当今日本社会依然深入人心。
有关上述种种在周朝晖这部《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中皆有涉猎。例如具有浓郁日本特色的街道以及受中国传统水墨画和禅宗文化形象极深的日式庭院文化(包括枯山水),更不消说那些仿佛从画中走来的昭和时代的美人。这就如同在平淡的生活中讲了个耐人寻味、余味悠长的好故事,需要你静下心来,如同品尝一壶美酒般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风情。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抽个闲暇,花上几个小时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读完这本书,也许你会与我的感知感同身受,同样能得到宁静的心境与灵魂的升华。同时,日本人世代铭刻在骨子里那种端庄肃穆却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现代社会是非常少见的,他们既有情怀,又懂敬畏,深藏功底,如同暗香浮动,让人余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