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3-10 17:40 被阅读42次


印光大师著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普度众生。以醍醐之一味,随机宜而殊说。大根则为说顿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则授以渐教,使彼徐出尘劳。随顺世间,循循善诱。示戒善,辟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陈趋避之良谟。言戒善者,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嗔,不痴,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至于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对兄说友,对弟说恭,种种伦理之教,则皆欲使人各尽其分,无或欠缺,随顺世相,修出世法。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此即书之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之,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之意。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是故佛法广被十法界机。若约人道而言,即无一人不堪受佛法,亦无一人不能受佛法。藉令各修戒善,则俗美人和,家齐国治。唐虞盛世之风,何难见于今日。因兹道启西干,法流东震。历代王臣,咸皆崇奉。以其默化人心,隐赞治道,伏凶恶于未起,消祸乱于未萌故也。至于出家为僧,乃为专志佛乘,与住持法道而设。非谓佛法唯僧乃可修持也。此诸浅说,乃如来随顺世间,渐令出世之人天乘法。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咸皆以此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觉,彻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其义深远,姑置勿论。

相关文章

  •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

  •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印光大师著 目录 净土决疑论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宗教不宜混滥论 佛教以孝为本论 如来随机利生浅...

  • 宗教不宜混滥论

    宗教不宜混滥论 (因讲经者每喜谈宗而发)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二门,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随机得益,随...

  • 慧净上人:阿弥陀佛的十二光在哪里

    《往生论》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论注》释“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言:“...

  • 《潜夫论》卷30交际诗解2有利生亲无利生疏絜士独隐奸党飞扬

    《潜夫论》卷30交际诗解2有利生亲无利生疏絜士独隐奸党飞扬 题文诗: 夫处卑下,之位而怀,北门殷忧,内见谪于, 妻...

  • 👌汝是丈夫否?

    真正的丈夫气,是为利有情愿成佛! 真正的男子气概,是荷担如来家业, 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 大丈夫,承担师长志业...

  • 我愿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论做人之道的一句名言,文字浅近直白,道理却极为深刻。 “假话全不...

  • 既言“光能破暗”,为什么我还有疑惑?

    《往生论注》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

  • 2021-06-24

    孙悟空曾经闻言笑如来: “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 因为如来的确说过: “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

  • 山中随笔

    午后 送走一波前来求法问道之人 回头见师父一人独坐光影深处 阳光的明灭 影影静寂 如来家业 弘法利生 禅语无明 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lo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