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个11岁的孩子不想上学,有停学的想法,该怎么办?
所有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份动机,行为永远是冰山的表层。
如果你在冰山表层跟他互动,他不愿意上学,你就骂他,他生气你也生气;他愤怒你也愤怒;它就停留在冰山的表层,停留在表层,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表层只能解决表层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看的是下面的动机,这个动机是什么呢?
他不愿意去一个地方,可见那个地方带给他快乐还是带给他痛苦?学校让他痛苦,对吗?这是原因。
原因背后就有一份动机出现了,竟然学校让我不服舒服,那我要留在家里,我的动机是什么?在家里可以自由,可以随意玩手机,可以自我保护,可以让我舒服。
他会留在家里,他是逃避的,逃避是一份防御机制,每个人都会有的防御机制。
你想让这个沟通有效,一定不要停留在行为里面,那么什么叫停留在行为里面的沟通呢?
比如说:“宝贝你为什么不上学呢?所有同龄的人都上学你知道吗?如果你不上学,你就会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你这样子对你自己是没有帮助的。你都11岁了,你该为自己的人生打算了,妈妈平时对你也不是不好,你看妈妈都很温和的跟你讲道理的。妈妈也很辛苦,每天都要工作,你做好你该做的事情,我做好我该做的事情,这样人生就简单了。”
你看在这个沟通里面,我有没有跟他很激烈,没有,我用了一种讲道理的方式来跟他沟通,对不对?那么亲爱的,有没有效果呢?
没有效果对不对?那就是行为上面的沟通,讲道理,不会换来行动的,讲道理只会换来道理啊!
可是各位如果你看到了原因,你看到了是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他并不开心,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压力,他是在学校里一直被孤立的,所以呢,我们看到这是个孤单的孩子,这个孤独的孩子,他想要融入到这个群体,可是他没有办法融入。因为他不懂,所以他不懂,那谁的责任呢?父母的责任。
好了,我知道肯定有妈妈说:没有没有,他在学校里没有不愉快。你们通常都是会往外推的,从来不看真正的原因。反省一下……
所以你看到当你讲道理没有用,我们要看到动机对吗?我能接纳到他的原因,他的行为就会改变。
那么该怎么沟通呢?这种沟通方式叫做先跟后带。
该怎么样做先跟后带呢?很简单,有一个原理,掌握住就好了,
你在跟对方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用你的方法让对方对你说的话,连续三个以上的点头。
点头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技巧,但它的作用却非常的大,我们先来试试好不好?
“宝贝你不要上学是吗?”
“嗯,我不要去学校。”
“嗯,你是不是说你不太想去学校了是吗?”
“能不能再放7天假?”
“看起来真的好想放假哦,妈妈也想要再放假,放假很快乐,对不对?”
现在数一数看看有几个点头了,已经有两个了,我再让他有两个好不好?
“所以我们在放假的时候就尽情的享受放假是吗?”
“是的。”
“你去学校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啊?我看你不想去学校。”
“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呢。”
“哦,原来是因为作业还没有写完呀,是吗?”
“对,是的。”
“作业没有完成,就要担心老师批评你了。”
“对的。”
“所以你希望你的老师能对你温柔一些,是不是?”
“是的呀……。”
看看又有几个点头了。一定要让他不断的点头,他才愿意跟你不断的交流,如果他不点头,你说什么他在心里头都是摇头的,这个沟通一定是没有效果。
所以亲爱的,不管你说什么,废话也行,什么都行,只要这个孩子对你说的话,不停的点头,一定是自愿的点头,这个时候他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了。如果他是八分的愤怒,你不断的让他点头,他的八分愤怒就会降下来,这时候的沟通才是有效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