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9796/d2f3f474aecac701.jpg)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吟诗作赋,不再是迁客骚人的专利,还有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在涂抹着,有些人反而做的更专业。
简单盘点几个:
在古代皇帝中,有那么一个人,他出生高贵,才华横溢,最后却落个国破家亡、受辱至死的下场,他本该做个钻研艺术、千古流芳的闲王,却因“为帝不专”成了遗臭万年的昏君。他的一生做什么都很出色,唯独皇帝做不好,他是谁?
他不仅是南塘后主李煜,也是北宋八帝徽宗赵佶,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可以称为那个领域的大师,如果不经历亡国,李煜也就写些风花雪夜的浪费情调,决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艺术那么深邃。
顺带插一句,其实中国的皇帝写诗作赋的很多很多,包括起义的黄巢、李自成都写过,宋江在浔阳楼都题过诗,据说中国皇帝写诗最多的是乾隆,可惜质量不咋滴,估计和东北本山传媒的宋晓峰差不多。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当中,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帝王并不在少数,他们对治国理政不感兴趣,整日沉迷于个人爱好之中,结果把江山搞得一团糟,有甚者还把国家带上灭亡之路,其中便包括两位“木匠皇帝”-元顺帝(朱元璋闹革命时在任的)、明熹宗。相较于元顺帝,明熹宗朱由校堪称史上最著名的“木匠皇帝”,木匠活做的相当好,油漆也上的好。
公元220年,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也是在文臣武将的逼迫下,把皇位禅让给了曹丕。《三国演义》问世后,有人把他和“此乐间,不思蜀”的安乐公刘禅一起沦为窝囊废,人们在赞颂曹操、刘备、孙坚等人的英雄壮举时,总会顺带嘲讽下这位大汉帝国最后的守护者。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帷幕,让被偏见蒙蔽的双眼触碰到每一幕悲欢离合时,一切积重难返的偏见都显得有些片面,一切冷若冰霜的旁观者语都显得不辩情由。
汉献帝不当皇帝后,被封为山阳公,迁居河南,在那,两口子开起了医馆,要不上山采药,要不给百姓免费看病。悬壶济世,终成一代名医。
总之,可以说人各有志,也可以说是兴趣释然,只是被命运安排了不同,由不得自己罢了。
(附个图,看看哪些不务正业的皇帝。)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9796/33e302701ce97f8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