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逛西西弗书店,无意间看到《协同的力量》这本书,我很喜欢它的副标题,‘与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共同思考(Thinking with people who think differently)’。文中提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无法有效沟通,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与那些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共同思考,出于好奇便购买下来,想深入了解下作者对于共同思考是怎样的一种视角。
《协同的力量》关于共同思考,我想起《乌合之众》,作者勒庞在书中提及群体智商,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也认为,与一个群体的众多个人的智商相比, 群体的整体智商实际上会降低30%以上。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需要共同思考?
书中有个概念叫协同商(Collaborative-intelligence quotient),用来衡量一个人面对重大集体问题时与他人共同思考的能力。而激活协同商有四种基本策略,即思维模式、思考才能、探究和思维共享。关于本书,我欣喜于作者的书写结构,书中以协同商的四个策略各为一章介绍,而每个章节的共同之处在于,先自己而后他人。想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涉及层次从低到高包括个人领域成功(从依赖到独立)和公众领域成功(从独立到互赖)。让我获益最多的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恰好是与思维不同的人开始共同思考的基础和开端。想起《情商》的五个维度,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以及社交关系。也是先认知自己,再认知他人。
《协同的力量》目录思维导图一、思维模式
说起思维模式,总是避不开惯性思维,这是我们行为模式的一个痛点。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而只是安心地待在毫无挑战的舒适区。这是大脑的本能,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可是当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让我们尝试新方法来思考的方式呢?
之前看《功夫熊猫3》有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师父让阿宝教大家练功,安于现状的阿宝经历了推卸责任、被迫选择接受、硬起头皮干到最后成功搞砸一切。就在阿宝失去大家信任而心灰意冷之时,师父告诉阿宝一句话:“If you only do what you can do, you will never be more than what you're now (如果你只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就永远没法进步).” 这个场景给我很大震撼,于是我用它做了电脑桌面,在每次有新的挑战的时候看看这句话,会让我选择一条不那么舒适的道路。
我的电脑桌面要认识自我的思维模式,首先是要关注自己的注意力,而能促使注意力转换的有三种思维语言:听觉思维、动觉思维和视觉思维(Auditory, Kinesthetic, Visual, 简称’AKV'),构成六种思维模式。我按照书中的方式自测了一下,发现自己是KVA型,即引发我注意力集中的是动觉,分配的是视觉,分散的是听觉。对照这个类型的思维模式特点,我忽然明白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而根据这个理论联想他人的行为模式,似乎也找到了其合理之处。
二、思考才能
作者借鉴赫曼和盖洛普的研究成果结合其实践经验,总结出35种‘思考才能’,我把他们认知为天赋。记得孙圈圈《请停止无效努力》开篇就写天赋,她认为人人都有天赋,真正的天赋,是能够让你感觉自己更强大的东西,这需要自己去发现。在《团队竞争力》中也有提到说,杰出的经理人知道最高效的的时间投资法就是准确识别每个员工的特长。
在书中将35种思考才能可以分成四种认知类型:分析型、程序型、关联型和创新型,每种都代表一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前两种方法为左脑主导性思维,后两种为右脑主导型思维,而这些风格迥异的思考才能则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考才能示意图(Drivers-of-Thinking Map)在知道自己思维亮点(天赋)的同时,也需要认清自己的思维盲点,即自己缺乏的思考才能,盲点能反映出何时何处需要合作,由此我们才能给予他人支持也获得他人支持,而这,或许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公众领域成功的互赖关系。提到盲点,想起了乔哈里窗那个别人知道而我不知道的区域,而在这一块,则需要别人的反馈让我们更有意识的去关注这些领域来减少处于盲区的焦虑情绪。
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三、探究
我很喜欢《绝佳提问》里一句话,未来最需要的是能够提出美丽问题的人。所有颠覆性创新,均源于一个由创新者提出并给出答案的美丽问题。作者也在书中提到,市场共享致力于获取问题的答案,思维共享则注重探索问题本身。书中介绍了三种探究类型:一是有成功先例的探究(以以往行得通的方法为参照),而是有意探究(用问题明确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三是有影响力的探究(用问题确认思维优势和影响他人)。
对于第三种探究,根据思考才能的四种认知类型划分四个象限,组成探究罗盘。不同认知类型在探究时提出的问题各异,分析型:注重”为什么?“、程序型:注重“怎么做?”、关联性:注重“谁?”、创新型:注重“如果...会怎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最常提出的问题判断自己的认知类型,而我们很少提出问题的象限往往就是我们的盲点所在。通过这个罗盘,我们也可以用来分析他人的认知类型。
探究罗盘那么根据这个罗盘进行探究有没有最优顺序呢?《Start With Why(从‘为什么’开始)》中提到黄金圈法则,以Why-How-What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行动,而这也是苹果、星巴克等众多知名公司成功的原因。而在很多关于探究的书里都有提到IDEO(该公司通过设计思维为企业提供创新性方案以解决问题而著称) 解决问题的思路:Why-What if-How。还有丰田佐吉提出的5why分析法,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似乎从分析型的‘为什么’入手成为现在比较认同的探究方式。
IDEO公司解决问题思路四、思维共享
思维共享则包含了令团队团结一心所需的心态转变,包含三个因素:注意力、意图和想象力,而只有在集中注意力、明确意图和发挥想象力三者共同作用时,才能创造思维共享的思考模式,产生出拉力把我们引向可能出现的未来。这时,参与者成功确定自己或者团队要实现的事情,并且做出认知的转换。
想起《U型理论》, 思维模式从下载(过去的模式)开始,到(从全新的视角)观察,到从场域中感知,再到U底部自然流现(presencing),然后走进U的上升后半段,去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而对于思维模式的认知,思考才能的发掘以及通过了解探究方式来连接差异是否就是对思维、心灵以及意志开放的过程? 在思维共享的那一刻是否就是处于U底部自然流现(presencing)的那个自然场域呢?自然流现之时,沟通到心灵融合到境界,参与者认识到彼此的共同点且深深感受到他们在此的目的。所有的互动和谈话开始从一个不同的空间发散开来,推动着正在发生的未来。
U型理论不久前的阿法狗和柯洁之战还历历在目,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或许在未来,机器人可以为人类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以获取问题答案的市场共享也正在向探索问题的思维共享转变,这便要求我们激活所以可用的智慧资本。而人的社会属性也需要我们与他人产生连接、协同合作,未来也许将更多地取决于你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取得联系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