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艺术产生了,之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艺术能够不断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正如本书第一章所述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总是通过一些中介环节,来制约和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所以,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组成部分—艺术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内容和形态。例如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关系十分简单的原始社会里,艺术的发展直接为经济所决定:以采摘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母系氏族社会,简陋的生产工具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以女性为主的采摘劳动成为最稳定的食物保障,同时女性的生殖能力也决定了氏族队伍的规模,这些都决定了当时人们对于女性特别尊重。这就充分揭示了为什么大约3万年前,欧洲的雕刻与绘画作品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像奥地利出土的圆雕(图2-10)和法国鲁塞尔山洞砾石上的浮雕《执牛角杯的裸女》,十分强调女性的乳房、腹部和臀部等,恰恰反映了当时妇女在经济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再如,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但艺术归根结底是经济生活的反映,是为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例如,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流血的社会结束了,与此相适应,陶器上轻松活泼、稚拙纯朴、和谐自然的纹饰也随之消失。当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确立以后,一个充满了剥削、压迫、流血的社会产生了,与此相适应,技术水准更为精良的青铜器上雕刻的纹饰变成了张着大口吃人的狞厉恐怖的饕餮纹(图2-11),以此来震慑一切对于当时奴隶主政权心存不满的被统治阶层。而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使得艺术的内容和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新科技成果的出现,摄影、电影、电视等全新的艺术形态纷纷出现并至今在艺术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图2-10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像 图2-11饕餮乳钉纹方鼎总之,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任何艺术的发生,都是以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前提的。艺术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但是,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道德、法律等的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因此,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譬如,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还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奴隶社会,却开创了雕塑、建筑、史诗、神话、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繁荣,成为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事例;再如19世纪中叶,处于沙皇农奴制统治下的俄国虽然物质生产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但在艺术上却产生了普希金、果戈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列宾等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巨匠和一大批优秀的艺术珍品。由此可见,那种认为“经济昌盛,艺术就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二、继承、借鉴与创新
前面我们探讨了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那么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其发展变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艺术的发展不仅受经济的制约和影响,还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决定着艺术发展的基本取向与特征。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借鉴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的纵向继承
艺术的继承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艺术的发展有其内在的继承性。所谓艺术的纵向继承,是指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和保留。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也就是说艺术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在已有的基础上,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以连续的历史轨迹发展着。艺术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任何试图否定前人、否定传统的做法,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所以,没有艺术的继承性,也就不会形成艺术史,不会形成今天我们面对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创造实践行为了,这便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的纵向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艺术的纵向继承,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站在艺术的民族属性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民族由于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生活习俗、传统风尚及思维和审美模式,从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属性。由于民族天然的精神联系,一个人必然对本民族的艺术属性,特别是对本民族的艺术精华具有认同感。因此,对艺术的学习也必然首先着眼于对本民族艺术精华的汲取。不仅一切艺术家都生活在本民族的土壤中,接受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与审美模式的熏陶,而且一切艺术的接受者也是按照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审美模式来欣赏艺术的。画家吴冠中说的“风筝不断线”,就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用本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
(2)艺术的纵向继承,表现在内容题材方面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神话是希腊戏剧和雕塑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如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都取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雕塑,无论是美妙绝伦的阿佛洛狄忒,还是英姿飒爽的太阳神阿波罗,以及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雕塑《拉奥孔》(图2-12),无不取材于希腊神话。
图2-12雕塑《拉奥孔》同样,在欧洲大陆妇孺皆知的基督教《圣经》故事则成为中世纪艺术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那些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圣经故事,曾为多少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为世人所熟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创作,无论是人间挚爱的《西斯廷圣母》,还是充满悬念的《最后的晚餐》,或是英雄少年的《大卫》等众多举世杰作大多取材于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
在中国,远古神话和传说《嫦娥奔月》中永守月宫的嫦娥曾经让后世多少中国人仰望月宫,心驰神往。毛泽东也曾写出“寂寞嫦娥舒广袖”的名句。还有《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也给了不知多少艺术家以创作的灵感,如曹雪芹就是从“无才可去补青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那块顽石开始,给我们留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绝世之作《红楼梦》。而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又成为后世诗歌、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文本。
(3)艺术的纵向继承,表现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
某种艺术形式与技巧的完善,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粗陋到精致,由单一到多元,由美感的相对贫弱到美感的丰富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一代艺术家总是要刻苦学习前代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再加以新的创造后传给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最终使某种艺术形式与技巧达到完善、完美。这一点,正在艺术道路上苦苦求索的莘莘学子应该都有最深切的感受:多少个清晨是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戏曲“吊嗓”和声乐的“练声”中开始的,多少个傍晚又是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戏曲和舞蹈的身段形体训练与数不清的乐器指法练习曲中结束了一天的功课。没有少年郎朗的勤学苦练,也就不会有今天享誉世界的年轻钢琴大师;同样,没有视舞蹈为生命的杨丽萍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就不会有颇具西南民族风情的《雀之灵》《两棵树》《云南印象》等优秀佳作在舞台上的争奇斗艳。
(4)艺术的纵向继承,表现在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方面
前面我们提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的是由于空间地域的不同,使得艺术呈现出纷繁的民族属性。由于艺术起源的地域文化差异,进而导致哲学以及美学理念的差异,从而使得艺术在传统观念和创作方法上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体系。譬如近乎两条平行线般继承发展的东、西方艺术体系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发端于古希腊的欧洲传统的古典艺术,以“真”与“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因而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中国的艺术则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讲究传神,重视意境的创造,而把形似放在次要的地位,因此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传统。中西的这种艺术观念和创作传统在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油画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中国的水墨写意画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个诗情与画意交融的境界。西方古典油画则通过符合透视和解剖学的法则,以色彩和明暗变化的笔触忠实地再现对象的特征,并由此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在东西方艺术发展的不同历程中,都继承了各自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的艺术家走向了对自我情怀的发掘和表现,而西方的艺术家更加注重对于现实社会的表达。
2.艺术的横向借鉴
所谓艺术的横向借鉴,是指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与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艺术的横向借鉴,表现为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与艺术成果的吸纳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不是封闭的、纯“血统”的。它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艺精华熔铸于自身之中,化成自己的血和肉。世界艺术史表明,各民族的艺术都不是孤立地、平行地发展着,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网中向前演进的。
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东西方各民族很早就已开始文化艺术交流,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是横贯中西的贸易之路,也是中外文化艺术交往的通道。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描述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汉代就有记载它是游牧人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南北朝时经丝绸之路进入我国,在隋唐九、十部乐中,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并在唐朝宫廷乐队中处于领奏地位,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还有能够演奏出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奔腾激昂的《赛马》的乐器二胡,它的前身胡琴在唐朝泛指西方、北方民族传人的乐器。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弓弦乐器的通称,并随着戏曲和曲艺的发展不断地改进。依据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等,成为中国弓弦乐器成熟的标志。这种对外来艺术兼收并蓄的贯秉承,使得今天我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百花齐放。也正是由于我们对优秀的外来艺术成果积极吸纳,才得以创作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运用西洋重要的乐器小提琴演绎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段爱情佳话。
(2)艺术的横向借鉴,还表现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上
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使它区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而独立存在。但各门艺术之间又不只是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更应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在艺术领域,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并不罕见。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有些现在已独立的艺术样式,原本是从两门或多门艺术的结合体中分化出来的。如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歌舞艺术在不断分化、演进中就逐渐形成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多个艺术门类。此外,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吸收、利用,甚至又重新结合在一起,会衍生出一门新的艺术门类。例如中国戏曲,就是文学与歌舞、说唱和表演相结合,又借鉴、吸收了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因素,进面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品种。后来,自摄影技术发明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随着电气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先后又出现了电影、电视等影响更大、发展更迅速的艺术门类。特别是影视艺术,更是综合借鉴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美术、音乐诸多艺术门类的因素而形成的综合艺术。
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每一个艺术种类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首先是借鉴其他艺术题材和内容。尤以文学最为典型,成为众多艺术种类的文本资源,例如,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均借鉴了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内容。古今中外大量文学名著更是被多个艺术种类所借鉴, 出现在舞台和银屏上。例如唐代大诗人张若虚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花月夜》,用语言艺术的形式彰显了中国艺术中的意境之美,成为后来诸多艺术门类所借鉴的文本,不但演绎出优美动听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更有中国古典舞代表之作《春江花月夜》(图2-13),还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悠扬回荡着的昆曲《春江花月夜》(图2-14)。
图2-13中国古曲舞《春江花月夜》 图2-14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昆曲表演还有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代流行的音乐剧《歌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都取材于文学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