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的店主从不问进门的客人要什么,因为门口的招牌上写得清楚,但也许更因为这一带大家的口碑,想吃豆浆油条的,也就只有这家。
在市中心繁华地段里就这么一家专卖豆浆油条的早餐店,不知道是店主的倔强,还是机遇就偏偏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就来了,总之,再没别家。
进门的顾客要么是熟客,要么是冲着吃来的,但就几平方米的店里,那氛围让人一进门就得自己先算好要啥,老板娘看着就太忙,店员们不用看也知道很忙,再给人家添麻烦说不过去。所以凡是每个进门的客人都会主动报:“三条两饼两浆一脑”,不用问多少钱,打开支付码,老板娘自会马上报给你一个价钱,扫了就完了。
从没人担心算多了还是算少了,也从没有计较着还要点一下。也许是大清早起来的人们脑子都还不太清楚,也许是相信老板的为人,也许是店员们的忙碌不允许谁再算一下子,总之就是没人计较这些个。
炸油条的是一位大爷,总是穿戴得很整齐,白色的帽子从没有戴偏过,炸油条也从来看不出来敷衍的意思,连活面带下锅,用筷子夹起一条子面来,顺溜飞进锅里,三搅两搅,变了色就抓紧捞出来。旁边圆脸憨实的姑娘拿了盘或者塑料袋就装,一边问着谁要的,一边准确地端给等着的客人,好像她问的那一句就只是那么随口一问,而她始终清楚地记得进门来的每一个人要了几根油条几张油饼。
一切都有条不紊,而老板娘看起来特别忙,因为一边要算账,一边还负责张罗满场子的事,虽然好像每个人负责的事并不用过多地张罗,但不喊上两嗓子就总觉得好像没张罗好似的。
舀豆腐脑的阿姨一直很专一,也很忙,不管你是大声说的不要辣还是小声给老板娘讲了的,她不用多问就听见了,也不用再确认,准准确确地把那一份豆腐脑交给你,流水线从不失误。
每次进门的时候总会看一眼价目表,但到现在也没记起一根油条多少钱,只是习惯性地看看,报完要买的东西之后也就直接付钱,价目表对于常来的客人而言,也就只是贴在墙上的一张纸,它有它自己的意义,只是对主家和客人可能没有太多的意义。
不知道这家早餐店几点开门,从没有大清早来确认过,只是在不知道早上吃什么突然想起来的时候觉得还是这一口方便实惠,于是就来了。也没怎么关注过这家店一般开到几点,总之在一天中的其它时候再路过,似乎就没再开了,早餐当然只是在早上卖,不管是九点起床下楼、还是快十点才想起来吃早餐,总之那锅里始终都有炸不完的油条和油饼,豆浆和豆腐脑也都一直有,要吃从来都有。
本来以为就是一家小店,可买的次数多了,慢慢知道原来好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有远地方的人专门跑来买,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打听的兴趣。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