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蕾语写,2021-02-19 08:55:45
先来总结今天早上的共读,今天讲到的是游戏和逐渐引导良好的判断力。
其中给我留下非常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与其让孩子服从,不如努力引导孩子产生良好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养其实并不是为了养到一个任何时候都对我们言听计从的孩子,而是为了各种方向去启发他的思考,让他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最终实现在我们不在身旁的时候,他也能得出正确的做法,并且照章执行,从而赢得生活的顺利进展。
说到让孩子服从,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经常用的惩罚,惩罚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在那一刻孩子做出了趋利避害,对自己当下最有利的判断,他并不是从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某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恰恰相反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前,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
而良好的判断能力一定是基于思考才能做出和产生的,这也是我们是否给到孩子思考的空间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
刚好昨天晚上黄彩桥小伙伴发微信问我,他说他的孩子在看很多书之后呢,没有自己的思考,他也不会去想他讲的是什么,以至于对某些故事寓意的判断跟原来的标准答案就完全不一样。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方向的问题哈,一个是故事是否有固定的寓意,在这一点上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一个故事,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在另一个方向上,我们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是否能够看到作者的原意,这却是很重要的。
与其说我们是要像作者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知道他在讲什么,不如说我们会对文字有要求,在读了这些文字以后,会形成自己脑海中的判断。
说实话,还在以前我觉得只要得出结论对自己有帮助是不是作者的原因,其实无所谓那个时候是真的觉得这就是致用类的真谛,以至于在一开始崔律要求说阅读理解一定要过关,别人说的是一个鸡蛋就不能理解成一个鸭蛋的时候,我还有过一些抵触情绪。
是现在我已经完全理解了他想表达的意图,理解文章或者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这本身是一种基础能力,做到他之后我们才能够有其他的可选项,比如说我跟他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他说的不对,或者我认为他说的对,所以我要让他那样去做,这是全部建立在正确理解对方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才可以继续的。
有些小伙伴会说我跟他的想法不一样,我理解他的意思也有不同,这些文字只不过是他在表达而已,那我看了以后有自己其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可以嘛,可以是可以的,但是这就像是中间绕过了一环像比如说有一个三角形三个点的位置,人家要求你先从a到B再到C,结果你直接从a就到C去了,看起来最后的结果大家是一样的,但是炒了中间这个过程以后路径就完全不同。
最后达到一个标准的结果或者说不同的结果,去到了不同的方向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规则却在这里有比较明确的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读懂一段文字的真实含义,可能跟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就会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这里不是能或不能的问题,你读一篇文章,如果理解不到位,作者并不会从书背后跳出来跟你争辩,更不会因此而惩罚你,可是是否拥有读懂一些文字的能力,这件事情本身是很重要的。
所以读书的时候我的想法跟作者不一样,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但是我不知道我的想法跟他不一样,这就不太正常了。
也就是说正确的理解他人的含义,对于做出自己的判断能力而言是一个基础,前提他不能被抛弃掉。
今天刚好讲到的时间影响孩子良好的判断力,判断你从哪里来,现在知道情势的变化,他也知道父母希望他怎么做这一步,意味着他一定要按父母说的去做,他可以跟父母对一件事情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也可以阐释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也许会获得父母的理解,也许她就没讲,直接去做了也没什么不好的后果。
但是做父母的总不会希望我说的a,他以为是B结果歪打正着,虽然说结果没啥不好,但是心里总会有隐隐的担忧,因为他能从这件事情上从a地道B,那么从其他的世界上,也完全有可能人家说的是see,他理解的是地呀。
现场小伙伴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说周磊他就会觉得对一个文字内容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要允许别人或自己随意去理解呢?或者说前面那个理解的基础阶段,是不是就可以跳过不重要呢?
周磊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他的孩子很爱读书,他也从来不引导孩子说,必须要按照某个正确的想法去理解书籍的内容,所以孩子在学校做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就不是特别的完美。
如果说前面大家对一个文字有不同的理解,我还可以认同那么,因为不想干预孩子独立思考,就不纠结他在阅读理解上是否准确精准,那这个我是不能认同的。
刚好这个时候冯华就举了一个例子一下,就把这个意思延伸清楚了,他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其实是在想弄明白别人的意思吧,日常生活还有很多其他的部分,我们在听别人讲话也要弄明白别人的意思,如果你不明白你就可能很难理解,他理解不了他就会把他的想法产生偏差,这样在这个前提基础下你去跟别人沟通,就会鸡同鸭讲。
是的,放到人际关系中,我们就会很明显的发现这个差别,你可以对字面意思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别人表达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共同探讨你对一个话题赞同还是反对最基本的基础,不能因为别人说了一个a,你理解成一个错误的意思,所以你就说我反对你的意见,那这样的话可能对于双方的交流啊,后续的进展都不是一个太好的信息。
其实在我还会有一个更深层的担忧,那就是当我们认为我不理解别人的原意也可以,我只要有自己想法就行,它当做一个默认的条件时,我们就会倾向于以后不会主动认真的去倾听别人和理解别人,因为理解清楚你或理解不清楚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啊,我只要得出对我自己有用的帮助就行了呀。
这样一来想想看我们是以后会更容易理解他人,还是更不容易理解他人呢,发现我自己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欠缺,还还告诉我说这个能力欠缺是没什么太大关系的,那我肯定不会锻炼这个能力啦,不锻炼这个能力,我这方面的能力就不会提升啊,那以后我再听别人的话理解错误就变成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我甚至以为它是没什么需要改变的。
无法长久来看,对自己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当然周磊说的对,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想法和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还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但是他们使用的底层能力是一样的。
对于我们这些经常读书也愿意思考,怎么共情别人的人来讲,可能会有意识的去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是还有很多人,他们可能没有想过这么深,那么拥有某一种能力他就能做到,没有某种能力他就做不到,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
所以说到底这是一种引导倾向,这种倾向在于我知道某件事情是对的,我就会坚持向这个方向去走,如果我认为这件事情不对,那我肯定不会在这个方向多做停留多去理解啊。
更可怕的是这种引导的倾向我们会直接的传递给孩子的,当她看到妈妈认为认真理解一个人的话,其实没那么大必要,你理解成自己的对自己有帮助就行了,那他当然就会把这个原则贯彻贯彻到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那这一代一代下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呀。
当然了,这一部分,我可能是做了一些非常极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极端情况的推断,但是但凡有一点点的可能性,我们也要看见这个想法带来的危害,更何况我们并不是时刻都不能理解别人原意的,我的意思是说理解别人原因,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个默认的基石,那么以后再去做其他跟他的想法不同的判断是就理直气壮,不会有任何的担忧,而不是因为前面我搞不懂,所以我说他不重要。
另外一条就是阅读理解,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你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有理解不一样可以就不重视她,这是两回事。
尤其是孩子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阅读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类型,其实我在现场没有分享到这个例子,是请求他们这一次考试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啊,如果一个小朋友没有分清楚除和除以这两个字没有看出来任何差别,那么做题的时候就不可能做对。
从小里看这是一个认真看题与否的问题,从深层的角度来理解,这就是阅读能力,或者是他有没有阅读的意愿,或者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意愿。
虽然说起来感觉他们差别不大,但其实内在的表现还是挺深刻的,就像我们经常会说孩子这道题没做对事粗心了,但其实问题不在粗心,而是粗心的表面现象,掩藏着他对某个概念的不理解。
我们通常会倾向于用一个简单甚至是脸谱化的结论去总结一系列问题,这个原因可能是深层那个问题,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也可能是要想着一大堆,太麻烦了,可是一旦把这件事情全部弄清楚了,你才能真正知道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做?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还有另外一种体会就是冯华地表达,他一他说我一开始在听侯蕾讲的时候,我觉得他讲的不太对,好像哪里有问题我不是很认同,后来听周磊分享了他的想法我才发现,哦,原来侯磊原来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可可以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a1案例就能够理解噢,原来他刚才我认为不太对的那个地方表达的是另外一重意思,只是之前我还没有想到。
这让我看到对于某一件事情我们在表达在讲解的时候,因为自己内在是通透的想明白的,所以怎么想怎么对,说出来的时候呢,有一些自己默认为没有必要去讲的东西就不会解释出来,这个时候别人听起来,因为他是站在接触者的角度来看待的,就会觉得,唉,中间好像有缺失,哪里不太对。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找到了这些不清楚的地方并把它质疑出来,那么原先表达的那个人,就需要用自己的逻辑去解释,反而给原先讲的不清楚的那一部分增加了补充效果,这就是真理越辩越明的过程吧。
所以你看我们今天早上经历的这个过程是多么有价值啊,小伙伴们说这就是共读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你读了的哪些内容产生了什么,而在于我们一次又一次分享自己观点,对前面的观点进行解释,或者在表达我跟你有不同的想法这个过程当中,让很多潜在在自己头脑当中没有去思考过,或者是思考的还不全面,甚至是我自己认为思考全面了,但是表达不够清晰的东西都能一一呈现。
所以这也是判断能力的一个表现啊,如果我们没有判断能力,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认为是什么,那么那不需要做出判断,你只要遵从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许最后我的结论还是跟他一致,可是这是经历了我内在消化的,它是一个白箱过程,我能够看见每一个步骤是如何进行的,而不是一个黑箱,我直觉相信他,我跟随他的决定。
这个也跟我们信任某一个人相关联小伙伴们在说我非常信任一个老师,我愿意跟随他学习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无脑跟这种表达,但是无论他跟随的是谁,包括即使跟随的是我想要对我表达对我的信任,我依然会认为不要无脑跟人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自己做判断的,与生俱来的这种权利。
因为有这种权利,所以我们可以认认真真的去思索每一个人所说的话,这不是阅读理解的时候,直接get到了标准答案,也不是说我们要非常死板的一定按照某种规律去做题目,而是真正理解了题目的本意。
甚至再深一层次,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题目的出题逻辑,以及他希望我们怎么作答,如果是考试了解了出题人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做到,无论任何情况下我保证自己能够得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赞同这种观点呢?我觉得其实还不能完全画等号,你经过判断了愿意认同,这是理智状态而未经判断,无脑相信,那就是非理职状态。考试的时候显然还是理智状态一点比较好。
侯蕾语写,2021-02-19 09:12: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