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保险,绕不开健康告知这个问题。
相对来说,医疗险、重疾险的健康告知会问的详细些;寿险问的宽泛点;大部分年金和意外险没有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很重要,当你下定决心要买保险了,买之前一定要认真对待它。因为这关系到你的保单,以后能不能顺利得到赔付。
在我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健康告知。
要么告知不全面,要么过度告知。
下面这篇文章手把手告诉你,健康告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01 职业
首先看这个产品对职业有没有限制。所处的职业是否属于高危,比如伐木工人、船舶机工、炼钢浇铸工人、伞兵特种兵、刑警、职业运动员等。
不同保险公司对不承保的职业分类表略有不同,不能保的就不要投了。
之前一个朋友说,他之前给员工买的团体意外险,一个员工骨折了,理赔拒赔了~,我说你发合同,我帮你看看。
一看合同,好家伙,买的是最便宜的意外险,一年150块,保额10万。
我说你把你的员工办公环境拍个我看下。
他拍了个视频,几个哥们正在吊钢索。高空作业,妥妥的高危职业。
拒赔是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买一般的意外险是不得行的,要买针对高危行业人员的保险。保费跟风险挂钩,价格会贵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职业分类表不仅包括全职,也包括兼职。
举个例子,如果本职工作是一名办公室人员「危险系数低」,兼职在做滑雪运动员「高危行业」,那买保险的时候,应该按照危险系数高的职业来投保。
02 过去一年内的就医异常
这部分通常会问到,过去一年内就医的项目异常,包括实验室项目,物理检查,心电图,超声检查,影像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
常见的包括血检、尿检、b超、CT,如果过去一年有过这方面的异常,需要告知。
我们必须根据健康告知上问到的内容,如实回答问题。
我在从业过程中碰到很多朋友,一问身体怎么样:健康的很,啥病也没有。一拿到检查报告:各种小毛病不少。
很多人存在误区是:只要没住过院,自己就很健康。这个是很不可取的。
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人家问的啥,一定要仔细回忆,认真对待。
如果拿不准,把自己一年内的病历全部翻出来给你的保单服务人员看一下,更妥当。
03 一些疾病和体征
这部分列出的是几十种比较重的疾病,例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炎等等........
建议逐字阅读。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项:包块/肿块/肿物/团结/结节/占位/囊肿/息肉/新生物/赘生物。
这部分的告知容易忽略。如果体检报告中有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胆囊息肉/肾囊肿等等这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进行告知的。
现在的仪器都很先进,各种毛病都会给大家显现出来。有可能医生说没毛病,回家好好休息就行了。但这些问题,如果人家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里问到了,千万别不当回事......
还有个误区,有些人觉得自己“有病”,把很多自己猜想的疾病也告诉保险公司,这就没必要了,会给自己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核保员碰到自己拿不定的体况,为了降低风险,很可能会下个延期通知。
04 医保卡外借
医保卡外借是指你的医保卡借给别人去医院看门诊或者住院。
这样的例子我还遇见过好几起,有些无伤大雅,看个感冒也没啥大问题。有些就非常头疼了,病历档案一拉出来,各种危重疾病都出来了,之前给家里老人用的。
你说你没病,可是你的医保卡记录上清晰写了糖尿病治疗,慢性病通过体检也很难鉴定。
所以,大部分保司并不愿意接收这样的case。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原则,医保卡外借本身是不诚信的行为了。所以干脆一拒了之了,其实保险公司也很怕以后扯皮的。
再有一些的核保,是把这个外借的病历当作你自己的病历给处理。极少数的保司会根据情况给你下个体检函。
多说一句,医保卡以后别再外借了,亲妈也不行,要珍惜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啊。
如果医保卡真的外借过,一定要在买的时候做好如实告知,避免以后的理赔纠纷。
总结:买保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你有各种体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更复杂一些。所以,如果你买到了一份保险,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随便丢失保障。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