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一个命定风流的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次意外事故,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在煎熬中度过了两年,他又“恨”又“妒忌”,雇佣侦探跟踪萨拉,窃读她的日记,入侵她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确凿她变心的罪状。
他一边清醒,“我是睁着眼走进这场恋爱的,我知道它终有一天会结束。”
一边又糊涂,想让“爱情源源不断地持续下去”。
莫里斯看不到的是,在经历过那场让他险些丧命的事故后,萨拉在日记里忏悔:“你知道我也曾经向上帝祷告,只要你活下来,只要你活着,我可以离开。”在她笔下,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相互掣肘,“我曾经想过上帝是嫉妒你,只要你在,他在我心里永远只能是第二位。曾经的我是那么年轻,年轻到还不明白,永远比我爱着你的一生要长得多,不明白我心里还有比填满一个人更宽阔的位置,借着失去你的痛苦有了新的存在……”
终于,莫里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爱情耗尽自己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这个伴随猜疑、患得患失,最终随着萨拉的死亡戛然而止的爱情故事,被传记作家诺曼·谢里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恋情”,它脱壳于现实世界里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属于它的作者、21 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并被格林收入在自己的作品《恋情的终结》中。
[英]格雷厄姆·格林 著,柯平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4
58.00 元
《恋情的终结》囊括了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狂热的爱、狂热的恨、狂热的猜疑、狂热的嫉妒、狂热的信仰……历经百年,今日仍能与大多数恋情的终结形成互文。
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有多么深爱对方,只是没有疑问。
而两个人分开,也不一定因为不爱,或许只是太过辛苦。
《爱在暹罗》
至于信任,至于了解与理解,文豪如格雷厄姆·格林也没能交出完美答卷。只能记得在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翻阅的一些女性作家的著作,写争吵,写冷战,看得生气,觉得大人怎么这样,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清楚。
后来明白,有一些话是永远说不清楚的,感情的事并非只有理智就行。“每一次为自身辩护,只会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我们还如此不了解也不理解对方。”
原来,“遇到爱都不珍贵,珍贵的是理解”,这是真的。更多的时候,人们习惯为高预期而失望、为失望而互相猜忌,宁可在爱情里一意孤行做福尔摩斯。
2012 年,王竞导演一部《万箭穿心》,密如箭,快似风,穿破了近年荧幕内外热衷营造的平静的生活皮表,绽出生活皮肉之下,血腥腐糜分明的纹理。
荧幕上,丈夫马学武是有文化却懦弱小家子气的乡下男人,在厂里混的小有成就。妻子李宝莉是持靓行凶、没文化又泼辣的城里女人,勤劳能吃苦,在街上卖着袜子补贴家用。
然而,当一家人搬进新房子,变故接踵而来:当上领导、分到房子的丈夫向蛮横的妻子提出离婚;李宝莉以妻子的直觉敏锐捕捉到丈夫唐突神情里的蛛丝马迹,产生了疑虑,脾气火爆的她选择跟踪丈夫,在亲眼见到了丈夫出轨后,不计后果的用一通匿名电话将丈夫与情人送入公安局。
《万箭穿心》
尽管影片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丈夫因为妻子的举报得到下岗的惩罚,自觉颜面尽失选择跳河自尽。青春期儿子固执地认为是母亲直接导致了父亲的自杀,始终不肯原谅母亲。迫不得已,李宝莉离开了家。但李宝莉同糟糕的命运抗争,从打击和不公正待遇的泥淖里逃生,她为争取幸福所表现出的强悍、莽撞,着实让观众敬佩又心疼。
其实,那些在爱情里被逼成福尔摩斯的人,谁又是天生精明?往往是老实人吃多了亏,久病成医,尝遍了百草,百毒不侵。
今非昔比,翻阅恋人手机社交软件的方式,已经随着 app 的日益先进而逐渐走向被淘汰的边缘。网络上有 21 世纪最新鲜的过来人总结的经验,教情侣如何检查忠诚:
一查朋友圈分组名单;二查相册回收站;三查团购电影票记录;四查外卖点单地址定位;五查红包来往数额;六查各大购物网站平台记录;七查酒店入住确认短信;八查玩游戏把把都带的队友。
也有心思更敏锐的网友,找到不需要侵犯隐私,即可“福尔摩斯”探案的办法:检查恋人的蚂蚁森林能量。
在豆瓣首页同步话题讨论:你生活中的福尔摩斯时刻的评论中,亦有许多读来感慨的留言。似乎在爱里做过福尔摩斯的人,不论面对水落石出的场面是意难平还是洒脱,恋情终究逃不过终结。
在爱情中背叛,始终是一件不被道德提倡、残忍破坏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事情。疼痛的产生在于,人只能让在意你的人受受伤,窝里横,伤害爱你的人,是没有本事的表现。而当背叛的事情发生,公众的态度始终较为一致,对当事人“立即分手,开始新生活”给予祝福和称赞,对于“原谅、继续生活”感觉不平和惋惜。
出现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分开,分开后也会有各自的星辰大海。正如网络上流传的某位女性艺人,在撞破男友与其他女性相处后,果断离开房间、联系亲友稳定情绪、隔日搬家离开。她的独立和干脆,令公众拍手称快。
是的,出轨的人渣,不分留着过年吗?
但如果双方是很珍惜这段关系的,认为还有继续再一起的可能时,作为被伤害的人,是否要原谅他们?原谅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吗?
在问题“出轨到底能不能原谅?”下,知乎用户“简单心理”提供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思路:
首先,什么是原谅:
当我们了解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我们必须明确:
因此,当你考虑好一切,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在双方尊重的前提下,方可重建信任。
有天在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里读到一段很珍惜的话:
是的,如果宣称爱人“完美”,只意味着我们没能了解他们。只有当一个人充分令我们失望过,我们才可以说,自己开始了解他们了。
因此,选择一段感情,选择一个发展亲密关系的对象,只是关乎于,忍受何种痛苦,而不可自以为已觅得良方,可幸免于这爱情的固有法则。
哪里出了问题呢?阿兰·德波顿说:问题并不只在于他们。我们遇见的任何人都并非十全十美:列车上的陌生人、旧校友、新网友……所有这些人同样会令我们失望。生活的种种真相已经扭曲人们的本性,没有人能免于遭受伤害:我们(必然地)无法获得理想的养育方式;我们以争吵替代解释;我们以唠叨替代教导;我们以焦躁替代理性分析烦恼;我们谎言不断,而且四下无端指责。
浪漫主义的婚姻观,强调“合适人选”的重要性,它意味着有人赞同我们的趣味和价值观。长远来看,这种人并不存在。我们太丰富多样,各具特性。没有哪一种一致会持久存在。最适合的伴侣并不需要方方面面的志趣都碰巧相投,而是应该充满智慧并且优雅地讨论品味的差异。“合适人选”的真正标志,不是完美互补的而是忍受差异的能力。
般配是爱情的成就,而不是前提。
无论你是否选择原谅对方,都愿你能继续生活,仍旧拥有爱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