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8日 06:05
美好的一天,始于语言写作。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我们这个当下的选择可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结果,如蝴蝶效应。
我们就像生活在多个平行空间里的个体。
我们的生活轨迹由多重的不确定性构成。
人是内在模式驱动的的动物,
我们的行为或模式,
可通过长时间的如实记录,统计和分析,
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判和预测。
就像我今天一样,起床晚了,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这是我第三次精准预测到,这样的行为或状态了。
昨晚选择了放松 —— 喝酒刷美剧。
那么就意味着,必然会带来今天晚起的这种情况发生,
必然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自己该承担的后果。
人就是这样,明明知道,
可能当下的这个行为对未来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但是依旧会选择这样的一个行为,依旧不能把控自己的行为。
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 及时享乐,及时获得满足。
及时享乐,及时获得满足是人的天性。
如果能当下得到满足,我们更不想在未来去获得满足的。
在处理行为问题时,通常有这样的一个技巧
—— 推迟满足感。
为了长期利益而牺牲当下的短期利益,但这样的行为需要通过意志力来控制。
通过自己的情绪的调节,或者思维的调节来控制。
即使通过这样的调节,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成功,我们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以最好的状态来应付自己的生活。
因种种的不确定性,种种的背景或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
同样的世界,我们会进行不同的选择,我们也将承受不同的结果。
那么,
如何在当下做出最优的决策,是我们必须持续考虑的事情。
撇除直接反应之外,我们可以更多的来训练自己的理性,也就是训练自己的系统二。
最开始的时,我们是一个本能反应的动物,一旦受到触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最原始的反应是出于本能的,比如说肚子饿了,就想吃东西。
这是出于本能反应,是人类进化来的生存本能,在大多数本能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做出最直接的反应。
伴随着进化,时代的变迁,有些最原始的本能已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比如说饥饿,摄入能量,在原始社会,我们需要分工协作,进行野外打猎,获取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能量储存,储存越多,在恶劣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现代社会,食物和能量的储存已不是问题。我们不需要生存,去打猎或者去奔波,很轻易就能获取食物,补充能量。
但这种储存能量的本能被遗传下来,
在不缺少食物的情况下,我们的能量越堆积越多,如果说我们消耗足够少,就会引发能量的过度堆积着,也就是现在这个社会肥胖产生的原因。
一定意义上讲,肥胖,意味着更多的脂肪,有益于我们生存的。
但现在社会讲,生存环境已没有那么恶劣,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生存环境里,过度肥胖,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出于本能的选择,比如说上面对于能量的渴望,对于食物的渴望,从而引发能量的堆积,导致肥胖。
其实这样的选择,是生存本能选择,但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由于本能的存在,人类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都会对本能的选择。
而本能的选择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生存。
那么,对于本能,我们该如何做?
我们需要有决策或选择的原则,当做出一些本能选择时,需判断一下,
这个本能的反应是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这个本能的反应,对我们是有帮助的,还是不利于我们当下的生存的。
我们需要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本能反应有哪些?
当我们受到外界刺激时,我们的感觉器官就会接受外面的一些信息,当接收信息之后,大脑就会做出一些反应,这个反应其实就是直觉的反应。
这种直觉的的反应,包含:
- 本能的识别
- 专家直觉
- 捷径直觉
有些时候本能反应往往不是最佳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做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当做理性判断和决策时,就需要有自己固化内在的一套决策原则。
利用决策原则进行决策,可更多的规避思维误区,更多的来规避思维盲区,或者盲维。
每个人从小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的认知,对于同一个事情,大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有时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但是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当我们觉醒之后,思考行为背后的目的,通过觉察我们的每一个行动之后动机或意义,我们才能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它】他自己独特的思维;
所以说,决策原则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自洽的标准,自洽的选择,自洽的解释。
在我们生活中,抉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我们不断的接受新知,不断的接受新的环境,不断的打开自己,我们会获取不同的知识。
在不同知识融汇的情况之下,我们的决策原则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因此,决策原则的产生是有场景背景,以及有它的使用范畴所决定的。
那决策原则背后的决策原则是什么呢?
那这就是我们的元认知,通常一个原则,如果能成为我们的决策原则的话,那必须经过元认知审核和认可的。
元认知审核标准是什么呢?
每个人的审核标准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元认知是不一样的。
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就是我们需要去认知,具备觉察的能力。
首先觉察是基础,当我们启动元认知来觉察到自己的状态的时,会做出一些判断,但这些判断会受当下环境的影响。
可看出,我们任何选择,任何的决策都是不确定性的。
因为,我们的选择受环境的影响,那就是不确定性的原因。
从以上可知,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不确定性的。
每个行为的背后,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有它的决策背景。
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进行理论决策,避免认知偏见,或者说认知偏差。
受环境的影响,我们会做出不同的决策,那么我们如何来做出最佳的决策呢?
- 第一,我们需要确定我们的决策原则;
- 第二,当在做决策的时,需进行一个选择性的点检。
- 这就是查理芒格的方法,通过制定决策原则的核检清单,当我们每做一个决策的时,就可以按照核检清单来进行一项一项的核检,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认知偏差对我们造成影响。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当下环境背景产生的影响,力求在那个当下做出最理性的抉择和判断。
经验萃取:
理性决策的基础:
第一,拥有决策原则,决策的核检清单,尽可能的避免认知偏差对我们的影响。
第二,觉察和元认知。当我们在作出决策时,启用元认知,觉察我情境。调用核检清单来进行决策。
第三,所有的决策都是当下最理性的决策。决策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适,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需要耐心的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长时间周期视野看事件的发展。
第四,更多的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价值。
本文底稿基于语音写作:
创作时间:2018/8/8; 6:05 - 6:31 ;26分钟
修改时间:2018/8/11 ; 20:00 - 21:15 ;75分钟
语音写作训练 |日更第 32天;第 32篇
『剑飞语音写作』| 第三阶段 | 思维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