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如果把坚持养成一种习惯,那我们不就有了养成习惯的习惯吗,也就是【元习惯】,这样我们的人生不是开了挂吗?
习惯分为:
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
所有的习惯都有一个通用的周期,在不同的周期,我们对抗不同的习惯引力,运用不同的策略打败这些习惯引力,这有点像我们玩游戏,玩了几把之后,自然知道哪里有敌人,也自然知道改用什么招式去应对,经过几次的磨练之后,我们也能逐渐掌握【元习惯】。
三个周期分别是:反抗期,不稳定期及倦怠期
倦怠期是习惯培养的最后一个周期,既然叫做【倦怠期】自然就是厌烦了提不起劲、感受不到养成习惯的意义了、一成不变让人感到空虚,此时你会为放弃行动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的。
这是习惯引力(旧习惯)的最后反扑。为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严防死守。
方法1 添加变化
既然是倦怠了,那就为我们的行为添加一点变化。可以改变内容和环境。
学习英文时,改变学习的内容,开始看的是教材,到了倦怠期可以换成小说,改变学习的环境,学习时听点音乐,也可以点一点精油,或者去不同的图书馆……
方法2 设置不同的奖励开关
这里说一下大脑形成习惯的基本原理: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洋葱,由一层又一层的细胞组成,然后是离头皮最近的外层部分,也是思维产生的最复杂的地方,是新皮质。大脑骨的中心是高尔夫球大小的组块,就是基底核。
新皮层管理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记忆,从习惯的形成来看,新皮质负责在习惯形成之前的工作,考虑这个事情怎么做,要不要做。一旦把新事情熟悉了,就会转交给基底层。
一旦交给了基底层,就进入了潜意识,这些行为就会被打包成习惯,大大节约大脑的能耗。
也就是说,要想养成习惯,新皮质必须要把习惯的流程搞得非常清楚,然后封装成一个自动化运行的批处理程序。
习惯回路
设置不同的奖励开关,自然是要多种多样,换着口味,让基底核能够不断地感受到这个习惯的好处。
这种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环增强,这就是“增强回路”。
这样我们人生的习惯培养的底座,就初步形成了。【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